问题:
[单选]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
风疹感染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期。百日咳感染期。猩红热感染期。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期。
问题:
[单选] 显微镜法计数白细胞的计算公式为()
白细胞=(2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20)×109/L。白细胞=(10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20)×109/L。白细胞=(5个中方格内的白细胞数/20)×109/L。白细胞=(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20)×109/L。白细胞=(4个中方格内的白细胞数/20)×106/L。
急性中毒。急性失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败血症。
问题:
[单选] 评价白细胞在计数室内四个大方格中的分布情况应采用()
常规考核标准。变异百分率评价法。经验质控。两差比值评价法。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
问题:
[单选] 显微镜下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的区域是()
一侧计数室,四角四个大方格。一侧计数室,对角两个大方格。两侧计数室,对角共四个大方格。两侧计数室,四角共八个大方格。两侧计数室,共十个大方格。
问题:
[单选] 显微镜下分类计数白细胞时,应选择血涂片的()
尾部。头部。体尾交界处。体部。头体交界处。
问题:
[单选] 不会引起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增多的是()
急性胰腺炎。支气管哮喘。寄生虫病。荨麻疹。湿疹。
问题:
[单选]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
伤寒或副伤寒。肝癌。大面积烧伤。铅中毒。急性溶血。
问题:
[单选] 白细胞胞质中出现棒状小体即可确诊为()
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各类贫血。细菌感染性疾病。
问题:
[单选] 临床常用来了解病情进展情况、估计预后的指标是()
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毒性指数。退行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