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浙江住院医师口腔科题库>口腔修复学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0岁,全身状况良好,无义齿修复史。左下6拔除1年。要求做固定修复。检查:左下6缺失,缺牙区间隙正常。左下7残冠余2/3并近中倾斜,近中舌尖缺失,髓腔暴露,内干尸治疗,大面积银汞充填。余牙良好。拍片示:左下7髓室内白色致密影,残冠,根尖无异常,口内其余情况良好。本病例除常规固定桥修复外,还可采用以下哪种修复方案().

A.直接进行活动修复。对左下7进行全冠修复后,再进行活动修复。种植修复。A和C。B和C。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54岁,近2年多数牙逐渐松动,尤其是下前牙咀嚼功能下降明显。检查:口腔卫生较差,牙石(+++),多数牙龈红肿,探诊出血,探及浅牙周袋,双侧下颌456松动Ⅰ度,双侧上下颌12松动Ⅱ度,其余牙无明显松动。下列牙周夹板设计中应选择().

A.复合树脂夹板。可摘式夹板。固定式夹板。弧形夹板。直线形夹板。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54岁,近2年多数牙逐渐松动,尤其是下前牙咀嚼功能下降明显。检查:口腔卫生较差,牙石(+++),多数牙龈红肿,探诊出血,探及浅牙周袋,双侧下颌456松动Ⅰ度,双侧上下颌12松动Ⅱ度,其余牙无明显松动。以下牙周病修复治疗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A.牙周夹板固定时最好不要包含健康牙,以免对健康牙产生损伤。弧形夹板比直线形夹板好。松动牙越多,牙周夹板固定的牙数和范围应相应增加。牙松动度越大,牙周夹板固定的牙数和范围应相应增加。对颌为可摘义齿时,松动牙固定范围可适当缩小。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54岁,近2年多数牙逐渐松动,尤其是下前牙咀嚼功能下降明显。检查:口腔卫生较差,牙石(+++),多数牙龈红肿,探诊出血,探及浅牙周袋,双侧下颌456松动Ⅰ度,双侧上下颌12松动Ⅱ度,其余牙无明显松动。

对于此类牙周炎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A.牙周基础治疗。牙周手术。调。牙周夹板固定。正畸矫治。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5岁,右侧后牙咬合不适2个月求诊。自述3个月前牙髓治疗后行右侧后牙固定修复,无自发痛史。检查发现右上第一磨牙为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右上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间有嵌食,口腔卫生情况差,牙龈乳头充血水肿。对疑似病灶牙要进一步进行检查,不恰当的是().

A.叩诊。冷诊。热诊。牙髓电活力测试。X线检查。探诊。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5岁,右侧后牙咬合不适2个月求诊。自述3个月前牙髓治疗后行右侧后牙固定修复,无自发痛史。检查发现右上第一磨牙为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右上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间有嵌食,口腔卫生情况差,牙龈乳头充血水肿。

患者治疗完成后选择铸造金属全冠右上第一磨牙,为增加修复体的固位力,可以采用以下哪些途径().A.增加轴面固位沟。在颊面肩台处预备少量倒凹。减小牙体预备轴面聚合度。预备面箱状固位形。牙体边缘预备到龈下2mm处。加大牙尖斜度。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5岁,右侧后牙咬合不适2个月求诊。自述3个月前牙髓治疗后行右侧后牙固定修复,无自发痛史。检查发现右上第一磨牙为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右上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间有嵌食,口腔卫生情况差,牙龈乳头充血水肿。探诊发现右上第一磨牙铸造金属全冠边缘位于龈下2mm,牙线检查其近远中与邻牙无邻接点,X线检查确定右上第一磨牙已行完善根管治疗。以下治疗修复方案中哪些是必须的().

A.拆除右上第一磨牙原修复体。重新完成右上第一磨牙根管治疗。拔除右上第一磨牙。完善的牙周治疗。右上第一磨牙牙冠延长术。全冠修复恢复近远中邻牙接触。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5岁,右侧后牙咬合不适2个月求诊。自述3个月前牙髓治疗后行右侧后牙固定修复,无自发痛史。检查发现右上第一磨牙为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右上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间有嵌食,口腔卫生情况差,牙龈乳头充血水肿。检查后可初步判断,引起右侧后牙咬合不适的可能原因包括()

A.牙龈乳头炎。牙周炎。中龋。根尖周炎。根折。急性牙髓炎。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无牙颌患者,男,70岁。上颌牙槽嵴吸收较少,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形态丰满;下颌牙槽嵴高度明显降低,大部分吸收而低平。

['为该患者排牙时,下面不正确的是().A.前牙排成浅覆浅覆盖以改善义齿的稳定性。下颌人工牙应该尽可能排在牙槽嵴顶或中性区。人工后牙可适当减数减径。为改善下颌义齿的稳定性,下颌平面可尽量降低。上中切牙唇面要距离切牙乳突中点8~10mm。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无牙颌患者,男,70岁。上颌牙槽嵴吸收较少,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形态丰满;下颌牙槽嵴高度明显降低,大部分吸收而低平。患者戴牙后下牙槽嵴黏膜出现大面积弥散性的压痛,其原因最可能是().

A.垂直距离恢复过高。缓冲区未充分缓冲处理,导致压力过大。咬合不平衡,存在咬合高点。义齿基托边缘伸展过长。取模时压力不均匀,导致局部压力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