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关于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哪一项是错误的()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30天(15~45日)。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70日(30~180日)。丙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40日(15~150日)。丁型肝炎的潜伏期尚未定,可能相当于戊型肝炎的潜伏期。戊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40日(10~70日)。
问题:
[单选] 有关重型肝炎的概念,哪一项正确的()
重型肝炎发生率约占全部肝炎病例的2%~5%。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不超过10天。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型肝炎的主要区别是亚急性重型肝炎,肝性脑病出现较早,常发生在病程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是指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持续6个月以上者。在甲型至戊型肝炎病毒中,我国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重型肝炎最常见。
问题:
[单选] 男,34岁,农民,持续发热13天,伴腹泻7天,大便稀,4~5次/天。4小时前突然右下腹剧痛,随后感心慌、出汗、腹胀,下腹广泛压痛,右下腹明显,有肌紧张及反跳痛。血象:WBC19.6×109/L,N0.92,L0.08,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血吸虫病并发阑尾炎。阿米巴痢疾并发肠穿孔。肠结核合并结核性腹膜炎。伤寒并发肠穿孔。结肠肿瘤腹腔转移。
问题:
[单选] 男,20岁,急起腹泻1天,水样便,共10次,伴轻度腹痛及里急后重感,呕吐2次,体查:体温38.5℃,血压96/98mmHg,血象:WBC16.2×109/L,N0.80,L0.20,粪便为黄色粘液便,镜检:RBC2~4/HP,WBC+/HP,发现阿米巴原虫,诊断应考虑()
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细菌性食物中毒。
问题:
[单选] 女,30岁,干部,反复腹痛、腹泻3年,发作时每天大便5~6次,常有粘液及脓血,间歇期有便秘,伴全身乏力,体查:轻度贫血貌,左下腹可扪及条索状包块,大便镜检:RBC0~6/HP,WBC+/HP,脓球偶尔成堆,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菌痢。结肠癌。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慢性菌痢。
问题:
[单选] 一4岁儿童,因高热10小时,2小时前发生惊厥急诊来院,体温40.3℃,呼吸42次/分,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有“花纹”,血WBC18.0×10/L,N0.86,L0.14,做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早期诊断()
脑脊液检查。血培养。胸部放射线检查。生理盐水灌肠液镜检。粪便培养。
问题:
[单选] 4岁患儿,于夏季高热8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一次,体温40℃,血压46/18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腱反射亢进,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周围血象WBC18×109/L,N0.86,L0.14,粪便镜检:WBC2~8/HP,应首选考虑()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菌痢。腮腺炎脑炎。脑型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问题:
[单选] 某学生暑假由沿海某市回校,在途中一码头食冷稀饭一碗,次日突起腹泻,一天20余次,继之呕吐,无明显腹痛,体查:体温36.5℃,中度失水,血压75/53mmHg,大便镜检:WBC0~1/HP,疑为霍乱,应考虑做那项检查确诊()
大便涂片染色检查。SS培养基大便培养。血培养。大便悬滴镜检。大便碱性培养基培养。
问题:
[单选] 男,30岁,突起无痛性腹泻1天,大便20余次,初为稀便,后为水样,无里急后重,伴有恶心,无呕吐,无发热,体查:体温37.2℃,轻度脱水征,血压正常,血象:WBC12.5×109/L,N0.85,L0.15,Hb165g/L,最可能的诊断是()
霍乱。急性菌痢。急性阿米巴痢疾。食物中毒。副伤寒丙。
问题:
[单选] 夏季,一10岁男孩,急起腹泻3天,每天水样便20余次,伴阵发性小腿肌肉及腹壁疼痛1天,神志不清2小时,体查:体温36.5℃,血压60/49mmHg,神志模糊,重度脱水,大便镜检:WBC0~3/HP,其原因最可能是()
中毒性菌痢。霍乱泻吐期。霍乱脱水虚脱期。脑型疟疾。霍乱反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