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内科Ⅰ阶段题库>感染科练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 伤寒的典型临床症状为()

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大及白细胞减少。持续发热,肝大,血疹,脉速,白细胞减少。弛张热,脾大,水晶汗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增多。不规则发热,脾大,玫瑰疹,重脉,白细胞减少。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 对伤寒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参考意义的是()

白细胞总数减少。肥达反应是否出现阳性。动态观察嗜酸粒细胞。肝脾大的程度。体温的高低。

问题:

[单选] 目前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是()

头孢菌素。氯霉素。喹诺酮类。庆大霉素。氨苄西林。

问题:

[单选] 男性,29岁。发热7天,食欲减退、乏力、腹泻腹胀。起病后曾先后自服退热药、氨苄西林及喹诺酮类药物,发热仍不退。体检:腹部胀气,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血白细胞2.6×109/L,临床上高度怀疑伤寒,为进一步确诊,应检查()

血培养。骨髓培养。粪便培养。尿培养。肥达反应。

问题:

[单选] 男30岁。发热7天,伴食欲减退,腹胀,患病前有涉水史。体检:T39.8℃。P84次/分,脾肋下2cm。血白细胞3.6×109/L,中性粒细胞55%,淋巴细胞45%。哪种诊断可能性大()

流行性感冒。斑疹伤寒。粟粒性肺结核。伤寒。钩端螺旋体病。

问题:

[单选] 女性,56岁,农民。于2005年7月10日入院。持续发热10天。体温39.8℃,头痛、畏寒、食欲减退、腹泻。体检:巩膜轻度黄染,右下腹轻度压痛。肝肋下2cm。质软,无压痛。脾肋下1cm。血白细胞4.0×109/L,血TBil20.5μmol/L。ALT90U/L,HBsAg(-)。肥达反应:"O"1:80,"H"1:160。诊断为()

急性黄疸性肝炎。疟疾。伤寒。钩端螺旋体。阿米巴肝脓肿。

问题:

[单选] 男性,38岁。稽留热3周。伴腹胀、腹泻。前一晚进食较硬食物,约9时许突然右下腹痛。体检:脉搏速细,肝浊音界消失。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血白细胞12.5×10/L,中性粒细胞85%,嗜酸粒细胞为0。淋巴细胞15%。肥达反应:"O"1:640,"H"1:640。外斐反应1:80。以下哪种疾病最为可能()

斑疹伤寒。伤寒并发肠穿孔。胃穿孔。重型肝炎。败血症。

问题:

[单选] 男,36岁。发热半个月。热型不规则,伴有轻度腹泻。血白细胞正常。肥达反应:"O"1:320,"H"1:80。副伤寒A1:80,副伤寒B1:640。外斐反应OX191:40.临床诊断首先考虑()

伤寒。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副伤寒丙。斑疹伤寒。

问题:

[单选] 女,16岁。持续发热17天,体温38.5~39.6℃,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大便每天2~4次,为稀便。体检:胸前可见数个2mm×3mm大小充血性皮疹,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45%。血清肥达反应:"O"1:160,"H"1:320。副伤寒A阴性,副伤寒B阴性。血ALT48U/L,TBil24μmol/L,尿蛋白(+)。病因治疗应首选()

氯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喹诺酮类。

问题:

[单选] 男性36岁,发热20余天,T39℃左右,伴腹胀、乏力于8月15日就诊。体检:肝不大,脾肋下可及。血白细胞3.6×109/L,中性粒细胞60%,杆状细胞1%,淋巴细胞39%。为确诊应做的检查为()

血培养。PPD试验。便培养。胸片。肥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