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接种环接种。在斜面底部向上划一条直线,然后从底部向上作曲折连续划线。接种完毕后,先将接种环灭菌,然后塞上管口。带有菌的接种环先于内焰加热,再移至外焰灭菌。主要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
问题:
[单选] 进行平板分区划线分离细菌,操作错误的是()
一般将平板分为4个区。先将标本涂布于1区内,再在2、3区等依次划线。每一区的划线均接触上一区的接种线1~2次。同一区内,线与线间可交叉,越密越好。每划完一个区,均将接种环灭菌1次。
用接种针或接种环接种。可以是固体培养基,也可以是半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观察细菌动力。若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只沿穿刺线生长,则无动力。若细菌有动力,穿刺线周围的半固体培养基会变混浊。
问题:
[单选] 临床尿标本作细菌定量的方法,不包括()
倾注培养法。平板涂布法。标准接种环法。棋盘格划线法。L形纸条计数法。
所用培养基为琼脂平板。被检菌液需定量加入。用接种环以不同方向反复涂布几次,至被检物均匀分散。可用于被检标本中的细菌计数。可用于K-B法的药物敏感性测定。
问题:
[单选] 关于二氧化碳培养法,错误的是()
二氧化碳培养法,即在15%~20%CO2环境中的培养方法。二氧化碳孵箱是最理想的培养设备。烛缸法简单易行。化学法即碳酸氢钠-盐酸法,临床上已很少应用。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初次分离时,必须进行二氧化碳培养。
单个菌落经斜面培养,形成不均匀的菌苔。单个菌落经平板划线培养后.形成大小不一的菌落。有的菌落不在接种线上。脑脊液或血标本培养后有多种细菌(3种以上)生长。葡萄球菌液体培养后,产生菌膜。
根据接种物性质,可选用接种针或接种环。用手斜持液体培养基管。在与液面交接处的管壁上轻轻研磨,并沾取少许培养基液体调和。无菌操作关闭试管,直立培养。有细菌生长时,培养管可呈现混浊、沉淀等现象。
其原理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的氧,造成无氧环境。常用方法有抽气换气法和气体发生袋法。冷(温)催化剂必不可少。但不能重复利用。常用美蓝指示剂监测无氧状态。气体发生袋法必须用水激活后,才能产生H2和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