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外科住院医师题库>神经外科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20岁。头痛、呕吐、视力下降2个月。6个月前曾患开放性颅脑外伤、颅内感染,已治愈。腰穿测压320mmH2O,脑脊液清亮透明。头颅CT示双侧脑室及三、四脑室扩大。手术压力管的选择是()

A.高压管。中压管。低压管。可调压管。普通分流管。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20岁。头痛、呕吐、视力下降2个月。6个月前曾患开放性颅脑外伤、颅内感染,已治愈。腰穿测压320mmH2O,脑脊液清亮透明。头颅CT示双侧脑室及三、四脑室扩大。术前最重要的检查是()

A.颅内压力测定。脑脊液化验结果。心电图。胸透。血液化验。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3岁,退休工人。3天前开始出现头痛不适,逐渐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便,言语含糊不清,恶心,未呕吐。1个月前有不明确头部外伤史,曾行头颅CT检查提示脑萎缩,散布腔隙性脑梗塞,余未见明显异常。首选的治疗手段是()

A.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引流术。溶栓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抗感染治疗。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40岁,劳累后头痛,次日左侧偏瘫,以上肢为重,5天后不能起床。3年来劳动后偶感胸闷、气短,无咳嗽和发热史。多次胸片检查发现双肺各有1.7cm×2.5cm及2.5cm×4cm的结节状阴影。查体:病重面容,嗜睡状态,体温正常,左侧肢体不完全瘫痪,眼底视乳头边界稍模糊。血常规检查提示:WBC(8~12)×109/L,中性85%。MRI检查提示右侧额顶区有3.0cm×2.1cm×2.5cm占位性病灶,周围有环形水肿带。对进一步治疗有帮助的辅助检查是()

A.全身骨扫描。SPECT。PET。增强MRI。胸部CT。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40岁,劳累后头痛,次日左侧偏瘫,以上肢为重,5天后不能起床。3年来劳动后偶感胸闷、气短,无咳嗽和发热史。多次胸片检查发现双肺各有1.7cm×2.5cm及2.5cm×4cm的结节状阴影。查体:病重面容,嗜睡状态,体温正常,左侧肢体不完全瘫痪,眼底视乳头边界稍模糊。血常规检查提示:WBC(8~12)×109/L,中性85%。MRI检查提示右侧额顶区有3.0cm×2.1cm×2.5cm占位性病灶,周围有环形水肿带。最佳治疗方案是()

A.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治疗。头部放射治疗。择期手术探查切除。抗结核治疗。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52岁,会计师,1年来间断出现短暂性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持续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偶伴有头晕不适。有"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自行服药控制良好。查体:血压140/85mmHg,左侧肢体肌力Ⅳ级,感觉正常,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可明确诊断、确定手术与否的"金标准"检查是()

A.血管超声。MRA。CTA。DSA。SPECT。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52岁,会计师,1年来间断出现短暂性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持续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偶伴有头晕不适。有"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自行服药控制良好。查体:血压140/85mmHg,左侧肢体肌力Ⅳ级,感觉正常,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对诊断有帮助的检查是()

A.MRI。MRA。CTA。血管超声。DSA。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52岁,会计师,1年来间断出现短暂性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持续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偶伴有头晕不适。有"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自行服药控制良好。查体:血压140/85mmHg,左侧肢体肌力Ⅳ级,感觉正常,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最佳治疗方式是()

A.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血管搭桥术。A+B。药物保守治疗。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52岁,会计师,1年来间断出现短暂性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持续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偶伴有头晕不适。有"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自行服药控制良好。查体:血压140/85mmHg,左侧肢体肌力Ⅳ级,感觉正常,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若检查确定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需要手术干预的狭窄标准为()

A.25%。50%。70%。90%。95%。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3岁,退休工人。3天前开始出现头痛不适,逐渐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便,言语含糊不清,恶心,未呕吐。1个月前有不明确头部外伤史,曾行头颅CT检查提示脑萎缩,散布腔隙性脑梗塞,余未见明显异常。首选的检查手段是()

A.腰椎穿刺测定脑脊液性状及颅内压力。全脑血管造影术。脑电图。头颅CT。头颅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