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在人体实验中,以犯人为受试者,认识正确的是()。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犯人作为受试者。只要有犯人的签字同意,以犯人为受试者可以得到伦理的辩护。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用犯人做实验的,即使使用犯人作为受试者,必须首先考察是否具备受试者的条件。犯人是犯了罪的人,用他们作受试者,是给他们一个为社会做贡献从而改过自新的机会。应该按照公安部门的安排进行。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如果预见到人体试验有可能对受试者造成较严重的伤害,采取的正当措施应该是()。
分辨是精神伤害还是身体伤害,如果是精神伤害,可以在加强监护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请专家论证,如果确信造成较严重伤害的概率小于50%,可以谨慎地进行。在确证放弃试验经济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放弃试验。不再考虑其他任何情况,立即停止试验。按照试验主管部门的意见进行。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符合临终关怀伦理的做法是()。
想方设法延长病人的生命,以使其获得更长的寿命。研制更加安全可靠的药物,帮助病人安详辞世。由于临终病人生命质量通常都比较低,没有幸福可言,应及早放弃治疗。努力减轻临终病人的身体疼痛和心理不适,提高其生命质量。让病人了解死亡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生殖权利的两个独立要素是指()。
法律权利和社会权利。自然权利和法律权利。行为权利和法律权利。自然权利和社会权利。自然权利和行为权利。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德国一位女牙医助理马里翁在一次车祸中受重伤,送到医院后被判定为脑死亡,后来的全面检查表明:当时该“患者”腹中4个月的胎儿完全正常,如果“患者”凭借现代医术使植物人状态长期维持下去,就可以保证胎儿发育成熟,直至出生;如果让“患者”体面地死去,就必须撤掉生命维持系统。这个难题,要求医学服务认真解决()。
医学中能不能做与伦理上应不应做的矛盾。临床诊断技术的问题。临床治疗技术的问题。服务态度的问题。医药卫生资源宏观分配的矛盾。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某女患者,59岁,因患肝硬化腹腔积液,肝硬化失代偿期住进某市中医院,经治疗病情未见改善。反而加重,出现肝性脑病,多次昏迷,处于濒死状态。其子在得知母亲已治愈无望时,向主管医师提出书面请求:为其母实施“安乐死”,以尽快解除病人濒死前的剧痛。在家属再三请求之下,主管医师于1986年6月28日下了医嘱。先后两次注射复方冬眠灵175mg,病人安静地死去。之后,主管医师及病人的儿子二人均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立案,主管医师先后两次被收审,并被逮捕羁押一年,后经市人民法院多次公开审理及诉讼后,才宣告主管医师无罪释放。从医学伦理方面对该医师所作所为的正确评价是()。
完全正确,其选择在医学上有充分依据。完全错误,医师实行安乐死与杀人无异。法律允许,但在伦理上是成问题的。法律允许,在伦理上也是说得通的。没有处理好医学决策与伦理判断之间的矛盾,是有着严重的伦理问题的。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某女患者,40岁,企图自杀。服用大量巴比妥严重中毒,送来医院时,呼吸已经停止。马上对病人进行洗胃。无效。在没有其他对抗措施的条件下,采用了在当时还没有推广的人工肾透析治疗法进行抢救,收到了很好的疗效。为了抢救病人,采用了治疗性试验。对此做法,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动机是好的,但得失结果一时难以下结论。是符合医学道德的医学行为。即使是抢救成功,也不合乎道德规范。即使不幸造成死亡或伤残,也不能逆推动机不好。本案例医生的选择是正确的。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某病人因医生开药少而且便宜,所以对医生有意见,诊治医生在对病人作解释时,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对症下药。合理配伍。节约费用。医生权力有限。遵守医疗报销制度。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一位50多岁男患者,患慢支肺气肿多年,某日上午因用力咳嗽,突感胸痛气促,立即被送到医院急诊科。体检发现:血压100/70mmHg,呼吸120次/分,烦躁,唇、指发绀。气管明显偏左,右侧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拟诊右侧气胸,未作相应处理,即送放射科作胸透。透视完后病人出现潮式呼吸,未及抢救就死亡了。为防止类似现象,应该()。
充分检查,明确诊断,不伤害病人。依据症状,请相关医生会诊作决策,不伤害病人。当机立断,审慎地做出诊断并给以处置性穿刺,有利病人。迅速判断并确定恰当目标,做出恰当的医疗决策,有利病人。先行观察,再作处理,有利病人。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要求对资料保密。以下哪一点是不属于该范畴的()。
对研究资料严加保密。对研究成果严加保密。医师与病人之间的保密。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的保密。对病人姓名做保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