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一女性患者,年龄39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上腹部扪及肿块、皮肤轻度黄染来做超声检查,于右上腹部可见一9cm×6cm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其内透声良好。若仔细扫查发现该囊肿呈纺锤形,并与近端肝管相连,囊内可见强回声光斑,胆囊被推移至囊肿与腹前壁之间,肝内胆管内径为3mm,那么最可能的超声诊断应该是()。
A.胰腺假性囊肿。胆总管结石。胆总管肿瘤。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胆囊憩室。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一女性患者,年龄39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上腹部扪及肿块、皮肤轻度黄染来做超声检查,于右上腹部可见一9cm×6cm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其内透声良好。若拟诊为胰腺假性囊肿,则诊断的依据包括()。
A.囊肿内壁可见乳头状结构。与胰腺局部关系密切,压迫周围脏器。可伴有多囊肝和多囊肾改变。囊肿可呈分叶状,其内可见分隔。可有胰腺炎或胰腺外伤病史。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一女性患者,年龄39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上腹部扪及肿块、皮肤轻度黄染来做超声检查,于右上腹部可见一9cm×6cm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其内透声良好。该患者出现黄疸数日,在超声影像上,该病和胆总管下段梗阻所致胆道扩张的鉴别要点在于前者()。
A.胆囊多被推移至囊肿与腹前壁之间。与之相连的胆管无明显扩张。正常与异常胆道分界鲜明。肝内胆管可呈树枝状扩张。局部扩张的部位多呈椭圆形或纺锤形。壶腹部可见实性肿块。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一急诊患者,男性,55岁,近两周来明显食欲不振、腹胀、厌油、乏力、恶心呕吐,发热,畏寒,因黄疸三天并逐渐加深来就诊,肝功检查ALT为1073U/L,血清胆红素为126μmol/L,AST/ALT>1。超声检查见肝脏肿大,回声粗糙,减低,肝内胆管内径为3mm,胆总管内径为7mm,壁厚,毛糙。胆囊影像显示欠清,胆囊壁明显增厚,内腔明显变小,内容物为弱回声光点。下述患者中,还能出现胆囊壁增厚的病例有()。
A.急性胆囊炎。低蛋白血症。右心衰竭。肾脏疾病。胆囊癌。胆囊腺肌增生症。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一急诊患者,男性,55岁,近两周来明显食欲不振、腹胀、厌油、乏力、恶心呕吐,发热,畏寒,因黄疸三天并逐渐加深来就诊,肝功检查ALT为1073U/L,血清胆红素为126μmol/L,AST/ALT>1。超声检查见肝脏肿大,回声粗糙,减低,肝内胆管内径为3mm,胆总管内径为7mm,壁厚,毛糙。胆囊影像显示欠清,胆囊壁明显增厚,内腔明显变小,内容物为弱回声光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超声复查于胆囊腔内可见团块状等回声,不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形及移动,该回声团最可能是()。
A.胆囊泥沙状结石。胆囊内伪像。胆色素结石。胆囊肿瘤。胆囊内沉积物回声。胆囊息肉。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一急诊患者,男性,55岁,近两周来明显食欲不振、腹胀、厌油、乏力、恶心呕吐,发热,畏寒,因黄疸三天并逐渐加深来就诊,肝功检查ALT为1073U/L,血清胆红素为126μmol/L,AST/ALT>1。超声检查见肝脏肿大,回声粗糙,减低,肝内胆管内径为3mm,胆总管内径为7mm,壁厚,毛糙。胆囊影像显示欠清,胆囊壁明显增厚,内腔明显变小,内容物为弱回声光点。肝源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鉴别的关键在于()。
A.肝脏是否增大。胆道系统是否扩张。胆囊是否增大。脾脏是否增大。胆囊内是否出现结石。胆管壁是否增厚。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一急诊患者,男性,55岁,近两周来明显食欲不振、腹胀、厌油、乏力、恶心呕吐,发热,畏寒,因黄疸三天并逐渐加深来就诊,肝功检查ALT为1073U/L,血清胆红素为126μmol/L,AST/ALT>1。超声检查见肝脏肿大,回声粗糙,减低,肝内胆管内径为3mm,胆总管内径为7mm,壁厚,毛糙。胆囊影像显示欠清,胆囊壁明显增厚,内腔明显变小,内容物为弱回声光点。胆囊显示不好的原因最可能是()。
A.患者进食后胆囊处于排空状态。胆囊萎缩。胆囊壁黏膜水肿增厚。胆囊内积气。胆囊先天性过小或缺如。肿瘤占据胆囊腔。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一急诊患者,男性,55岁,近两周来明显食欲不振、腹胀、厌油、乏力、恶心呕吐,发热,畏寒,因黄疸三天并逐渐加深来就诊,肝功检查ALT为1073U/L,血清胆红素为126μmol/L,AST/ALT>1。超声检查见肝脏肿大,回声粗糙,减低,肝内胆管内径为3mm,胆总管内径为7mm,壁厚,毛糙。胆囊影像显示欠清,胆囊壁明显增厚,内腔明显变小,内容物为弱回声光点。该患者产生黄疸的原因是()。
A.进食某些导致皮肤发黄的食品。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药物过敏。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一急诊患者,男性,55岁,近两周来明显食欲不振、腹胀、厌油、乏力、恶心呕吐,发热,畏寒,因黄疸三天并逐渐加深来就诊,肝功检查ALT为1073U/L,血清胆红素为126μmol/L,AST/ALT>1。超声检查见肝脏肿大,回声粗糙,减低,肝内胆管内径为3mm,胆总管内径为7mm,壁厚,毛糙。胆囊影像显示欠清,胆囊壁明显增厚,内腔明显变小,内容物为弱回声光点。除本病外,胆囊腔内发生上述改变的原因还有()。
A.胆总管梗阻。长期禁食。大量饮酒。溶血性贫血。肠气干扰。急性胆囊炎。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40岁,暴饮暴食后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查体:急症面容,脸色苍白,血压80/60mmHg,腹胀,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体温39℃,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该患者于治疗后1个月复查超声,发现出现胰腺假性囊肿,其超声诊断标准为()。
A.胰腺部位或附近出现圆形、椭圆形液性无回声。胰管扩张超过8mm。囊肿壁厚约一至数毫米。囊肿可单发也可多发或有分隔。囊肿合并出血感染时,囊内可出现回声或有沉积物。囊肿巨大时可挤压周围组织,使其受压移位。胰腺实质回声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