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考试(专业科目)题库>公安民警中级执法资格考试题库

问题:

[多选] 3月1日,甲因抢劫他人财物被某县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在侦查期间,甲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直到5月2日公安机关才查清甲的真实身份。对于该案,公安机关应当()。

自5月3日起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在查清甲真实身份以前,不允许其委托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在查清甲真实身份以前,应当继续侦查。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以按甲自报的姓名移送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问题:

[多选] A市B区人民检察院对B区公安局移送的案件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区公安局认为不起诉决定错误,应当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7日以内制作要求复议意见书,经B区公安局负责人批准后,移送B区人民检察院复议。在复议意见作出之前,该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继续羁押。B区公安局要求复议的意见不被接受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5日内制作提请复核意见书提出复核。经B区公安局负责人批准后,提请复核意见书和人民检察院的复议决定书可一并提请A市人民检察院复核。

问题:

[多选] 甲市乙县发生一起持枪抢劫金店案件,被抢大量金器,犯罪嫌疑人在逃,该案由甲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办理。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通缉令的发布范围,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负责人决定。为了查获被抢的金器,可以发布悬赏通告。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抓获单位可以直接撤销悬赏通告。符合悬赏通告上领取赏金条件的公民,因未领取到赏金,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

[多选] 甲市人李某在乙市一酒吧殴打他人致轻伤,涉嫌故意伤害罪被乙市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李某在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后将其抓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乙市公安机关可以在自己的辖区内直接发布通缉令。乙市公安机关通过全国公安机关跨区域办案协作平台请求甲市公安机关调取李某户籍证明的,应当在7日内办结并回复。乙市公安机关责令李某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进入酒吧。李某对轻伤害的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

问题:

[多选] 关于刑事诉讼中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的处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李某涉嫌诈骗案,公安机关对李某的涉案存款、汇款可以冻结。王某被控贩卖毒品,作为证据使用的海洛因应当随案移送当庭出示质证。马某被控非法持有枪支、弹药,作为证据使用的枪支、弹药应当随案移送当庭出示质证。牛某涉嫌抢劫罪,在侦查期间自杀身亡,公安机关应当没收牛某的存款、汇款并上缴国库。

问题:

[多选] 关于扣押物证、书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侦查人员在搜查钱某的住宅时,发现一份能够证明钱某无罪的证据,对此证据予以扣押。在杜某故意杀人案中,侦查机关依法扣押杜某的一些物品和文件。对与本案无关的物品和文件,侦查机关应当在5日内解除扣押,退还杜某。公安机关在侦查刘某盗窃案时,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刘某的存款、汇款。在对周某盗窃案侦查过程中,周某死亡,公安机关请求人民检察院决定将冻结的周某的赃款的一部分上缴国库,其余部分返还给被害人。

问题:

[多选] 下列有关对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犯罪嫌疑人甲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对其身份进行调查。对于涉嫌盗窃犯罪的乙,因其身份不明,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对于涉嫌抢夺罪但身份不明的丙,侦查取证从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进行。对于涉嫌强奸罪的丁,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确实无法查清其身份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起诉、审判。

问题:

[多选] 去年2月至今年10月间,犯罪嫌疑人汪某、林某合谋在境外组建诈骗团伙,以冒充“公检法”的手法针对中国大陆民众实施电信诈骗,受骗人员涉及25个省市,共200人,涉案金额2000多万元。关于该案的办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公安机关在侦办该案时,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提取存储在境外的相关电子数据。公安部可以指定25省中的某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扣押、封存汪某作案使用的电脑以及计算电子数据完整性校验值等方式保护收集的电子数据的完整性。该案在移送审查起诉时,公安机关应当将收集、提取的原始存储介质或者电子数据以封存状态随案移送,并制作电子数据的备份一并移送。

问题:

[多选] 下列情形中,不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的是()。

在办理一起盗窃案时,对犯罪嫌疑人甲在其住处执行逮捕时,发现其同案犯有可能藏匿在其住处。在对犯罪嫌疑人乙执行取保候审时,发现其住处可能藏有剧毒物品。在犯罪嫌疑人丙的住处对丙执行逮捕时,发现其正将作案工具烧毁。群众报警称被监视居住的丁的住所内违法存放爆炸物质,可能存在爆炸危险。

问题:

[多选] 对下列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无须强制医疗的是()。

开某拿刀在人群中乱砍,造成3人轻微伤。王某经常将家人打伤,最近一次造成重伤。何某有暴力倾向,经常扬言对国家领导人实施暴力行为。苛某冲入机动车道,驾驶人为躲避苛某,造成机动车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