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学题库>中国社会学史题库

问题:

[单选] 中国近代“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这种变化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封建经济渐趋衰落。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人性日益解放,社会日趋开放。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

问题:

[单选] “别墅”在今天仍是人们追求的高档居室建筑。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开始出现,其最初风格特点是()

中国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完全欧化。中国创新。

问题:

[单选] 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时中国人的基本形象。然而这些习俗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男人剪掉了大辫子,女人不再缠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①新式教育的出现②西方文明的影响③政治运动的推动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倡导

①②③④。②③④。①③④。①②④。

问题:

[单选]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男女杂坐,不以为嫌”。“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章处理”。“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若专为游观而发”。

问题:

[单选]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曾经计划利用外资60亿,十年内修筑20万里铁路,并说:“今日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这说明()

西方国家乐于帮助中国修筑铁路。修筑铁路的重要性高于维护民国。修筑铁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措施。中国的经济实力足以修筑大量铁路。

问题:

[单选] 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

传单。信件。报纸。书籍。

问题:

[单选]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娱乐大众。报道国内外大事。宣传政治主张。传播商业信息。

问题:

[单选] 1881年底,有人赋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是津沪之间()

有线电报的开通。无线电报的开通。有线电话的开通。无线电话的开通。

问题:

[单选] 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当晚19∶05分开始试播,它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这座电视台是()

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

问题:

[单选]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是谁说的?()

孔子。孟子。老子。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