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在“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势”为主语即“势力”或“力量”的意思。
问题:
[问答题] 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列传》)中,“客”,即“把他当作客人”的意思。
问题:
[问答题] 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观前之死亡不知戒”(柳宗元《蝜蝂传》)中,“死亡”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前人死亡”的意思。
问题:
[问答题] 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在“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左传・成公二年》)中,“饮”为动词的一般用法,即“喝”的意思。
问题:
[问答题] 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在“以缚即炉火烧绝之”(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缚”为动词,“用绳子缚”的意思。
问题:
[问答题] 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中,“献”是动词用作状语为“恭敬献上”之意。
问题:
[问答题] 说明句中的数量表示法。今地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楚策》)
问题:
[问答题] 说明句中的数量表示法。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宗懔《荆楚岁时记》)
问题:
[问答题] 说明句中的数量表示法。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问题:
[问答题] 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1.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左传·襄公十五年》);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这里两句中的“诸”都是兼词,等于“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