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在皮亚杰看来,只有同化而无顺应,则个体的认知就只有()的变化。
问题:
[单选] “小阿尔伯特案例”这个实验是()做的。
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问题:
[单选]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是描述()强化的。
固定比率强化。可变比率强化。固定时距强化。可变时距强化。
问题:
[单选] 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模式识别产生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概化过程着重提供“是样例”,而辨别过程着重提供“非样例”。概化过程着重提供“非样例”,而辨别过程着重提供“是样例”。无论概化还是辨别过程,都应该提供“是样例”,而不应该提供“非样例”。无论概化还是辨别过程,都不应该提供“是样例”,而应该提供“非样例&rdquo。
问题:
[单选] 猩猩苏丹取香蕉的实验是()做的。
斯金纳。托尔曼。柯勒。廷克利泡夫。
问题:
[单选] 下面符合托尔曼的潜在学习实验的说法是()
强化是学习必要的条件。学习是逐渐进步的。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需的。没有进步就表明没有学到或学会什么。
问题:
[单选] 从正态分布的平均值起的负一个标准差包括了()人口。
13.59%。34.13%。50%。68.26%。
问题:
[单选] 桑代克在一项实验里划了3000条线段,结果表明()
重复促进成绩。重复比反馈更重要。重复和反馈同等重要。反馈比重复更重要。
问题:
[单选] 更强调学校教学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是()的观点。
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班杜拉。
问题:
[问答题] 试论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如何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