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血浆置换疗法中双重滤过技术适应症不包括()
冷球蛋白血症。免疫介导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急性中毒。多发性骨髓瘤。
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危象。冷球蛋白血症。新生儿溶血。洋地黄中毒。
问题:
[多选] 血浆置换疗法中关于置换液的选择,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一般含有血浆或血浆蛋白成分的液体约占所以补充液的40%-50%。原则上先给蛋白溶液,再给电解质溶液或血浆代用品。治疗骨髓病,巨球蛋白血症应增加晶体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的补充量。肝功能衰竭最好给予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免疫复合的疾病,给予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
问题:
[多选] 血浆置换时置换液中血浆制品常用()
5%白蛋白。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全血。红细胞悬液。新鲜血小板液。
问题:
[问答题]
患者,男66岁,因“乙肝标志物阳性10年,口苦,尿黄20余天”入院,查体:ALT:265.3μ/L,AST:271μ/L,ALB:41.38g/L,TBIL:25.65μmg/L,DBIL:18.93μmg/L。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遵医嘱行血浆置换治疗。治疗采用血路管道及血浆分离器用肝素盐水预冲,血流速度120ml/min,血浆分离速度25ml/min,置换液量3500ml,采用低分子肝素2500U抗凝.当血浆置换至2500ml时,TMP短时间升至300mmHg,血浆分离器膜外出现红色血丝。
患者可能发生了什么并发症?
问题:
[问答题]
患者,男66岁,因“乙肝标志物阳性10年,口苦,尿黄20余天”入院,查体:ALT:265.3μ/L,AST:271μ/L,ALB:41.38g/L,TBIL:25.65μmg/L,DBIL:18.93μmg/L。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遵医嘱行血浆置换治疗。治疗采用血路管道及血浆分离器用肝素盐水预冲,血流速度120ml/min,血浆分离速度25ml/min,置换液量3500ml,采用低分子肝素2500U抗凝.当血浆置换至2500ml时,TMP短时间升至300mmHg,血浆分离器膜外出现红色血丝。
引起此类并发症的可能原因都有哪些及如何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问题:
[问答题]
患者,男30岁,因“乙肝标志物阳性7年,乏力纳差腹胀尿黄10余天”入院,查体:ALT:456μ/L,AST:346μ/L,ALB:25.6g/L,总胆红素:461.3μmol/L,直接胆红素264μmol/L.诊断慢性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疗。遵医嘱行血浆置换治疗。治疗采用血路管道及血浆分离器用肝素盐水预冲,血流速度120ml/min,血浆分离速度25ml/min,置换液为新鲜血浆2000ml,采用低分子肝素4000U抗凝.治疗30min后患者出现口麻,腿麻及小腿肌肉抽搐。
引起此类并发症的可能原因都有哪些及如何预防处理并发症的发生。
问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65岁,住院号:1252865。因“四肢无力一天”入院。诊断为:“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神志清醒,HR90次/分,血压110/75mmHg,P95次/分,T37℃,四肢肌力0级,化验室检查呈蛋白-细胞分离,今日来我科行血浆置换术。置换血浆量2000mL,代血浆白蛋白1000mL。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畏寒、胸闷、气促、四肢及躯干出现皮疹,进行性加重。
患者出现了什么情况?
问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65岁,住院号:1252865。因“四肢无力一天”入院。诊断为:“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神志清醒,HR90次/分,血压110/75mmHg,P95次/分,T37℃,四肢肌力0级,化验室检查呈蛋白-细胞分离,今日来我科行血浆置换术。置换血浆量2000mL,代血浆白蛋白1000mL。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畏寒、胸闷、气促、四肢及躯干出现皮疹,进行性加重。
为避免该情况出现应采取什么措施?
问题:
[问答题]
患者女性65岁,住院号:1230444因“慢性心衰竭,心功能Ⅲ级”入院。患者病史20余年,常年口服地高辛。近几日出现恶心、呕吐、黄视,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早,Bp160/90mmHg,HP50次/分。诊断为“洋地黄中毒”,经利尿、保钾药物等治疗效果不明显,遵医嘱行血浆置换术。治疗过程30分钟后出现大汗、心悸,血压90/55mmHg,HR120次/分。
患者有可能出现了什么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