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力与电气工程题库>动力电源题库

问题:

[单选] 一般测量接地电阻,都是利用工频电流进行测量的,但雷击电流实际是高频高压的。所以接地装置的泻放电流效果要用它的()来表示。冲击接地电阻Rch的定义是:接地装置上引出雷电流处的电压最大值与流经该接地装置雷电流最大值之比。

A、接地电阻。B、冲击接地电阻。C、接地电感。D、冲击接地电感。

问题:

[单选] 直线法避雷装置保护范围的确定是以避雷针的针尖为顶点作一俯角来确定,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用()角,对一般建筑物采用()角,实质上保护范围为一直线园锥体。

A、30°,75°。B、45°,60°。C、60°,45°。D、75°,30°。

问题:

[单选] 分流Dividing就是在一切从室外来的导线包括电源线、信号线、电话线等等与接地体或接地线之间()一种防雷保护器,当直击雷或感应雷在室外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循着这些导线进入室内时,防雷器(),雷电流由此分流入地。需要注意的是不仅在入户处要并联防雷器,而且在一些电子设备的入机壳处也需安装防雷器,对雷电流进行多级分流,层层设防。

A、串联,短路。B、串联,断路。C、并联,短路。D、并联,断路。

问题:

[单选] 引下线的作用是将接闪器接闪的雷电流安全的引导入地。引下线不得少于(),并沿建筑物四周对称均匀布置。引下线易采用圆钢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小于(),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对于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可利用其内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A、一根,10mm。B、两根,8mm。C、三根,5mm。D、四根,4mm。

问题:

[单选] 雷电流波头时间T1是指雷电流由()的10%上升到90%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时间IEC规定了首次雷击的参数值为10μs,后继雷击为0.25μs。

A、幅值。B、零。C、平均值。D、最小值。

问题:

[单选] 雷电流半值时间T2是指雷电流由幅值10%上升到(),并逐淅下降到幅值50%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时间IEC规定了首次雷击的参数值为350μs,后继雷击为100μs。

A、零值。B、峰值。C、平均值。D、有效值。

问题:

[单选] 避雷带一般应高出屋面0.2m,而两根平行的避雷带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在()之内。避雷带通常用于一般建筑物的防雷保护。

A、10m。B、20m。C、30m。D、40m。

问题:

[单选] 避雷网相当于纵横交错的避雷带迭加在一起,这是接近于全保护的一种方式。它还起到使建筑物不致遭受感应雷击危害的作用。一般用于重要建筑物的防雷保护。避雷网的网格一般不大于()。避雷网的材料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圆钢或扁钢,交叉点需要进行焊接。

A、10~12m。B、8~10m。C、6~8m。D、4~6m。

问题:

[单选] 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分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易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水平接地体易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小于4mm;钢管壁厚不小于()。

A、2.5mm。B、3mm。C、3.5mm。D、4mm。

问题:

[单选] 高压输电线上的感应过电压可高达(),悬挂高度较低的一般配电线路上达100kV,通信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通常约40~60kV。

A、100~200kV。B、200~300kV。C、300~400kV。D、400~500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