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学题库>产业经济学题库

问题:

[单选] 以下描述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和古诺模型的区别正确的是().

产量决策时有先后,不是同时。寡头的数目不相同。固定成本不相同。两个模型对厂商生产产品性质规定不同。

问题:

[单选]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中有关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存在先行的主导企业和追随企业主导企业的产量决策是将追随企业的反应函数纳入自己的目标函数。不可以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由一阶条件这就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结果D.。

问题:

[单选] 假设双寡头面临如下一条线性需求曲线:P=30-Q,Q表示两厂商的总产量,即Q=Q再假设边际成本为0。企业1是先行的主导企业,企业2是追随企业,达到均衡解时,两个厂商的产量分别为().

Q1=Q2=10。Q1=5。Q1=Q2=15。Q1=15,Q2=5。

问题:

[单选] 下列哪项不能准确描述伯川德模型?()

在这种模型中,各寡头厂商之间通过选择价格进行竞争,但是各寡头厂商生产的产品却是异质的。所有寡头的成本函数相同,且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等于常数C0。寡头厂商之间也没有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伯川德于1883年建立的。

问题:

[单选] 下列不属于伯川德模型基本假设的是().

产品同质:寡头面临相同的需求曲线Q=Q(P)。决策变量:产量。寡头间没有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活动。寡头的生产能力不受限制。

问题:

[单选] 由伯川德模型的结论可知,谁的价格低谁将赢得整个市场,而谁的价格高谁就将失去整个市场,因此寡头之间相互削价,直到价格等于各自的边际成本为止,这时均衡解为().

问题:

[单选] 设两个寡头构成的总市场需求曲线为P=30-Q式中,Q=Q1+Q2,假设MC1=M当达到均衡状态时,每个厂商的产量为().

Q1=Q2=10。Q1=5。Q1=Q2=15。Q1=Q5。

问题:

[单选] 有关伯川德模型和古诺模型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决策变量:一个是产量,一个是价格。对寡头的生产能力的约束不同。产品一个同质,一个异质。对寡头的成本函数要求不一样。

问题:

[单选] 伯川德悖论指市场上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实际上往往没有使均衡价格降到()水平,而是高于它。

总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问题:

[单选] 下列哪项不能通过放松假设条件解释伯川德悖论?()

产品差异。动态竞争。生产能力约束。产量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