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陶敬业和李弭夫妇有三个子女,即长子陶宏业;次子陶宏齐和女儿陶宏枚。1990年10月3日陶宏业和张莉结婚,1992年11月生一孪生兄弟陶刚;陶强。陶宏业和张莉于1994年离婚,双方协商陶刚;陶强由陶宏业抚养,张莉负担部分抚养费。1996年陶宏业因病去世,其全部财产折合人民币3万元。陶宏业死亡后,陶刚;陶强由其母亲张莉抚养,但陶宏业财产仍然由李弭保管没有分割。1998年陶敬业死亡,其死亡时夫妻共同财产折合人民币1万5千元整。李弭;陶宏齐;陶宏枚;张莉对如何分割财产发生争议。则: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宋自立有两个儿子,长子宋红军在外地工作,宋自立与次子宋宏建以及儿媳妇黄巢菊;孙子宋朝晖一起生活。宋宏建病故后,宋自立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黄巢菊为了使老人能安渡晚年,承担了照顾其生活的全部责任,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1998年宋自立死亡,在办理后事时,发现宋自立留有存款6万元和一份遗嘱,遗嘱中声明:宋自立的好友姚一平曾对他有过极大的帮助,决定在其死后从遗产中拿出2万元赠送给姚一平,以示报答。长子宋红军认为自己示父亲的唯一继承人,姚一平已经于1996年死亡,遂将存款全部提走。为分割宋自立的存款,宋红军;黄巢菊;姚一平的儿子姚胜名等发生争执。则: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宋自立有两个儿子,长子宋红军在外地工作,宋自立与次子宋宏建以及儿媳妇黄巢菊;孙子宋朝晖一起生活。宋宏建病故后,宋自立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黄巢菊为了使老人能安渡晚年,承担了照顾其生活的全部责任,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1998年宋自立死亡,在办理后事时,发现宋自立留有存款6万元和一份遗嘱,遗嘱中声明:宋自立的好友姚一平曾对他有过极大的帮助,决定在其死后从遗产中拿出2万元赠送给姚一平,以示报答。长子宋红军认为自己示父亲的唯一继承人,姚一平已经于1996年死亡,遂将存款全部提走。为分割宋自立的存款,宋红军;黄巢菊;姚一平的儿子姚胜名等发生争执。则: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宋自立有两个儿子,长子宋红军在外地工作,宋自立与次子宋宏建以及儿媳妇黄巢菊;孙子宋朝晖一起生活。宋宏建病故后,宋自立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黄巢菊为了使老人能安渡晚年,承担了照顾其生活的全部责任,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1998年宋自立死亡,在办理后事时,发现宋自立留有存款6万元和一份遗嘱,遗嘱中声明:宋自立的好友姚一平曾对他有过极大的帮助,决定在其死后从遗产中拿出2万元赠送给姚一平,以示报答。长子宋红军认为自己示父亲的唯一继承人,姚一平已经于1996年死亡,遂将存款全部提走。为分割宋自立的存款,宋红军;黄巢菊;姚一平的儿子姚胜名等发生争执。则: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宋自立有两个儿子,长子宋红军在外地工作,宋自立与次子宋宏建以及儿媳妇黄巢菊;孙子宋朝晖一起生活。宋宏建病故后,宋自立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黄巢菊为了使老人能安渡晚年,承担了照顾其生活的全部责任,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1998年宋自立死亡,在办理后事时,发现宋自立留有存款6万元和一份遗嘱,遗嘱中声明:宋自立的好友姚一平曾对他有过极大的帮助,决定在其死后从遗产中拿出2万元赠送给姚一平,以示报答。长子宋红军认为自己示父亲的唯一继承人,姚一平已经于1996年死亡,遂将存款全部提走。为分割宋自立的存款,宋红军;黄巢菊;姚一平的儿子姚胜名等发生争执。则: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 请列举代位继承的特征。
问题:
[单选] 70岁的范某亲笔留下遗嘱:“长女工作稳定,有固定收入,但儿子尚无正式工作,因此,自己死后全部财产由儿子继承。”遗嘱立下后不久范某去世,对该遗嘱效力说明正确的是()。
不符合男女平等的原则,所以无效。无见证人,所以无效。未经公正,所以无效。符合法律规定,所以合法有效。继承按照其遗嘱进行。
问题:
[单选] 1999年10月,范某生前立下遗嘱,表示要将自己收藏的两幅古画赠送给王某,王某也表示同意接受。于同年11月,范某将其中一幅古画出卖得款两千元,为自己治病花去一千元,12月范某死亡。对该案处理正确的是()。
范某的遗嘱全部被撤销,王某因此也不能取得另一幅画。范某出卖古画的行为无效,王某除了能取得另一幅古画以外,范某所买古画的余款应全部归王某。范某的遗嘱部分被撤销,王某能取得另一幅古画。范某出卖古画的行为无效,王某可以取得另一幅古画;余款一千元,还可以从范某的其他遗产中得到补偿。
问题:
[单选] 遗嘱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能够履行而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则()。
其他继承人或者受益人可以请求人们法院强制履行但仍可以接受遗产。其他继承人或者受益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履行义务并不得再接受遗产。其他继承人或者受益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宣布遗嘱无效。其他继承人或者受益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取消其接受附义务部分的遗产的权利。
问题:
[单选]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遗赠的意思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接受遗赠。
1年。6个月。3个月。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