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筏形基础地下室的构造要求中,下述()条不正确。()
地下室混凝土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内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竖向和水平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6mm。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问题:
[单选] 筏形基础的计算要求中,下述()说法不正确。()
梁板式筏基应验算正截面受冲切承载力及受剪切承载力。梁板式基础梁应验算受弯承载力。平板式筏基板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要求。平板式筏基应验算各截面筏板的受剪承载力。
问题:
[单选] 筏形基础的构造要求中,下述不正确的是()。
当底板区格为矩形双向板时,梁板式筏基底板厚度不应小于400mm。地下室底层柱与基础梁连接时,柱边缘与基础梁边缘距离不应小于50mm。交叉基础梁宽度小于截面边长时,交叉基础梁连接处应设置八字角。12层以上建筑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厚度与最大双向板格短边净跨之比不应小于1/10。
问题:
[单选] 桩基础的构造要求中,下述不正确的是()。
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2倍。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非腐蚀性环境中预制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灌注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5。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
问题:
[单选]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规定中,下述()是不正确的。()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对有经验地区,可采用静力触探及标贯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当桩端嵌入完整及较完整的硬质岩石中时,可通过桩端岩石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通过当地静载荷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资料进行估算。
问题:
[单选] 下列可不进行沉降验算桩基础的是()。
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桩基。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桩端下存在软弱土层的8层民用建筑桩基。次要的轻型建筑物、端承型桩基。摩擦型桩基。
问题:
[单选] 以控制沉降为目的设置桩基时,下述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应按桩顶荷载设计值验算桩身强度。桩土荷载分配应按上部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确定。桩端进入较好土层时,可不考虑软弱下卧层影响。桩距可采用(4~6)d(d为桩身直径)。
问题:
[单选] 对于桩基承台的构造要求中,下述不正确的是()。
承台宽度不应小于500mm,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75mm。三桩承台钢筋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在桩截面范围内。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问题:
[单选] 承台计算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应分别计算柱边和桩边,变阶处和桩边连线形成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当柱边外有多排桩形成多个剪切斜截面时,应对每个斜截面进行验算。当计算截面剪跨比计算值小于0.25时取0.25,大于3时取3。不必验算承台的柱下或桩上局部受压承载力。
问题:
[单选] 承台之间的连接要求中,下述不正确的是()。
两桩承台宜在其长边方向设置联系梁。有抗震要求的柱下独立承台,宜在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联系梁。联系梁顶宜与承台位于同一高度,宽度不应小于250mm。联系梁内上下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不应少于2根,并应按受拉要求锚入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