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土质边坡挡土墙稳定性验算时,下述()说法不正确。()
['抗滑稳定性验算应采用的公式为: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的公式应采用:

。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应采用萨尔玛法。基底合力偏心距不应大于0.25倍基础宽度。
问题:
[单选] 土质边坡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要求中,下述()说法不正确。()
重力式挡墙不适用于高度大于8m的边坡。土质地基重力式挡墙基底逆坡坡度不宜大于1:10。毛石挡土墙的墙顶宽度不宜小于200mm。重力式挡土墙应每隔10~20m设置一道伸缩缝。
问题:
[单选] 岩石边坡与岩石锚杆的设计中,下述()说法不正确。()
可根据当地经验按工程类比原则并参照本地区已有稳定边坡的坡度值确定整体稳定条件下岩石边坡的坡度。整体稳定的岩石边坡开挖时可只做构造处理。对两组或多组结构面交线倾向于临空面的边坡,可采用棱形体分割法计算棱体的下滑力。对临时性锚杆的施工阶段设计可按下式计算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
问题:
[单选] 某边坡初步设计阶段拟采用锚杆防护方案,砂浆与岩石间黏结强度特征值为0.4MPa,锚杆周长为31.4cm,有效锚固长度为5000mm,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为()。
628kN。502kN。6280kN。5024kN。
问题:
[单选] 对于软弱地基及基础,下述说法中()选项不正确。()
软弱地基是指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组成的地基。软弱地基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对荷载差异较大的建筑物,宜先建轻低部分,后建重高部分。活荷载较大的构筑物,使用初期应根据沉降情况控制加载速率。
问题:
[单选] 软弱地基的利用及处理原则中,下述()说法不正确。()
对淤泥及淤泥质土,宜尽量用其上覆较好土层做持力层。对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对杂填土地基可采用机械压实或夯实方法处理。在堆载预压处理厚层淤泥时,预压荷载应足够大,从而能加速固结并减少预压固结的时间。
问题:
[单选] 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时,下述()选项说法不正确。()
处理浅层软弱地基时可采用换填垫层法。当软弱地基由特殊土组成时,设计时宜综合考虑土体的特殊性质,选择适当的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采用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综合经验确定。复合地基增强体顶部应设置褥垫层。
问题:
[单选] 对软弱地基宜采取适当的建筑措施,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在满足使用和其他要求的前提下,建筑体型应力求简单。在建筑物的适当部位应设置沉降缝。相邻建筑物的基础间净距应满足设置沉降缝要求。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标高应根据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降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问题:
[单选] 下列对软弱地基采取的建筑措施中()选项是不正确的。()
高度差异较大的建筑物,应加强两者之间的连接,连接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必要时应通过计算确定。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宜设置沉降缝。相邻建筑物基础间的净距应根据影响建筑的预估平均沉降量及被影响建筑的长高比查表确定。对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应根据预估沉降量予以调整。
问题:
[单选] 对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采取结构措施时,下述()说法不正确。()
不宜采用减轻自重,调整各部位的荷载分布等措施。当体型复杂荷载较大时可采用箱基、桩基、筏基等加强基础整体刚度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对砌体承重结构宜采用设置圈梁、减小长高比等方法增强整体刚度和强度。圈梁应设置在外墙、内纵墙及主要内横墙上,并宜在平面内连成封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