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泥石流勘察时,不正确的是()。
泥石流勘察应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勘察阶段进行。泥石流勘察必须详细查明其堆积物的各土层厚度及物理力学参数值。泥石流勘察应以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为主。测绘比例尺对全流域宜采用1:50000;对中下游可采用1:2000-1:10000。
问题:
[单选]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泥石流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的评价中,下述说法()是不正确的。()
Ⅰ1类和Ⅱ1类泥石流沟谷不宜作为建筑场地,各类线路宜避开。Ⅰ2类和Ⅱ2类泥石流沟谷的上、中、下游必须经治理后方可作为工程场地。Ⅰ3类和Ⅱ3类泥石流沟谷可在堆积区作为工程场地。当上游弃渣量大量增加时,应判定产生新泥流的可能性。
问题:
[单选]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采空区的下列()不宜作为建筑场地()
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连续变形的地段。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倾角大于4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地表水平变形大于0.6mm/m的地段。
问题:
[单选]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地面沉降的原因是()。
黄土的湿陷。厚层软土的自重固结。地下水位下降,有效应力增加。承压水头下降。
问题:
[单选] 对于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抗震设计的工程,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下列()不是必需的。()
土层剖面。覆盖层厚度。剪切波速。动三轴参数。
问题:
[单选]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对地震液化进行进一步判别时,下列()是错误的。()
为判别液化,勘探孔深度应大于20m。为判别液化,勘探点数不应少于3个。一般情况下,判别应在地面以下15m的范围内进行。对桩基及基础埋深大于5m的天然地基,判别深度宜加深至20m。
问题:
[单选]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液化时,()是错误的。()
贯入锤击数应按实际深度进行较正。勘探点数不应少于3,孔深应大于液化判别深度。试验点竖向间距宜为1.0~1.5m。每层土的试验点数不宜小于6个。
问题:
[单选] 某断裂带在全新世有过地震活动,且唐朝的地方志中已记载其震级最大可定为7.1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该断裂应定名为()。
非发震断裂。全新活动断裂。非全新活动断裂。发震断裂。
问题:
[单选]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中的湿陷性土不包括下列()类型。()
湿陷性黄土。湿陷性碎石土。湿陷性砂土。其他湿陷性土。
问题:
[单选] 湿陷性土地基的湿陷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与()无关。()
附加湿陷量。湿陷性土总厚度。湿陷程度。承压板修正系数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