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通高考题库>高考历史题库

问题:

[单选] 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问题:

[单选]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问题:

[单选]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问题:

[单选] 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问题:

[单选] 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问题:

[单选] 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问题:

[单选] 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问题:

[单选] 历史上欧洲版图的变化往往与大规模战争有关。与欧洲国家数量骤然增加有关的战争是()

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问题:

[单选] 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

问题:

[单选]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