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神病学(医学高级)题库>十三、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以下有关自杀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在自杀未遂者中男女性别比约为1:3。自杀方法因国家、年代、民族、年龄、性别等有所不同。社会阶层低的人自杀率较高而社会阶层高的人自杀率较低。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建立精神障碍的诊断。在我国的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

问题:

[单选] 自杀意念是指()

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反映死亡愿望并不强烈的一种行为。

问题:

[单选] 在自杀的心理学因素中陈述不正确的是()

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常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自杀者自杀前经历的生活事件通常属于"丧失性事件"。自杀未遂者一般存在不良的认知模式。自杀未遂者通常有各种慢性的负性情绪。自杀未遂者的行为通常具有计划性和条理性,很少有冲动性和盲目性。

问题:

[单选] 在自杀的生物学因素中描述正确的是()

自杀死亡者的男女性别比与自杀未遂者的男女性别比无明显差异。家系中有自杀者自杀风险较高。我国男女两性的自杀率是1:3。对自杀者死后的脑研究揭示脑前额叶皮质5-HT活动升高。近50年来男性自杀率的上升低子女性。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自杀相关及危险因素中叙述正确的是()

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不直接导致自杀,仅为自杀的诱因。自杀行为受神经生物学的作用,单一因素往往足以引起自杀。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建立精神疾病的诊断,而自杀未遂者比例要更高。研究表明,慢性和(或)难治的躯体疾病患者的自杀率与一般人群无显著性差异。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应激与素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问题:

[单选] Mann等提出了一个应激--素质自杀行为模型,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其提出的素质因素()

精神障碍。物质的滥用。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危机。遗传、人格特征。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精神疾病患者中,属于公认的自杀高危人群的是()

精神分裂症。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焦虑症。人格障碍。

问题:

[单选] 下列关于自杀危险性评估的基本线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不愿与别人讨论自杀问题,有意掩盖自杀意愿是一个重要的危险信号。"丧失性事件"常是自杀的诱发性事件,在事件发生的晚期,容易自杀。抑郁症患者在疾病的缓解期自杀风险较低。当患者采取自杀并没有真正解决其问题后,再次自杀的危险性将会降低。多次自杀未遂者的自杀风险将会降低。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关于自杀行为的预防,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矫正不良的认知及行为,增强应对能力。对各种媒体报道进行规范和必要的限制,避免不良诱导。建立自杀预防机构,加强对自杀及自杀预防的研究和有效措施的推广。适当解决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避免不断受到影响而再度自杀。建立自杀的急诊救治系统,提高对自杀者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下列关于攻击性行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性行为绝大多数都是有计划和有预谋的。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均会出现暴力行为,容易对自身及他人造成危险。精神障碍患者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和发生严重伤害的比例均高于普通人群。攻击、暴力行为并不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在精神障碍患者中攻击性行为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