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乙、丙三类法定传染病共有()
25种。30种。35种。40种。41种。
问题:
[单选] 某单位从1980年起对职工心脏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研究。在1980年每位职工填写了一份关于体育锻炼的调查表,然后对其随访直至1999年。研究者发现:对于调查表中填有每天有规律地锻炼30分钟的职工,在总共4000个观察人年中发生心脏病50例,而锻炼没有规律的职工,在总共3000个观察人年中发生心脏病200例。这种研究属于()
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资料分析。生态学研究。
问题:
[单选]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散发性脑炎”与精神刺激无关。
问题:
[单选]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
均是分析性研究。均是前瞻性研究。均是回顾性研究。均是实验性研究。均是描述性研究。
问题:
[单选] 未采用盲法收集资料的临床药物疗效实验研究,最容易产生的偏倚是()
选择偏倚。无差异错分偏倚。有差异错分偏倚。混杂偏倚。以上都是。
问题:
[单选] 发现甲类传染病及疑似病例的报告时限在农村为()
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
问题:
[单选] 下列哪一项常用作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
观察到的新病例数。观察到的病例数。健康人数。观察人年数。无症状的病例数。
问题:
[单选] 在310名未经选择相继诊断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100人<45岁,210人>45岁。研究者据此认为急性胆囊炎较多发于绝经期后的妇女。指出其结论错误或虚假的原因()
无对照组。无正确(合适)的随访资料。五分母。没有进行年龄标化。没有使用发病率。
问题:
[单选] 被狂犬咬伤严重或者接近头部者,必须在72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这主要是下面哪一个因素决定的()
传染期。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流行期。
抗狂犬病血清。百日咳疫苗。卡介苗。破伤风类毒素。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