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1~4年级从写话、习作人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和自信心。
A.写作能力。B.写作兴趣。C.写作技巧。D.写作天赋。
问题:
[单选]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设疑和提问,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B.设问措辞要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C.设问速度要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D.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就及时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对,那就不管。
问题:
[单选] 研究发现,人类利用婴儿和成人之间形态上的典型差异作为重要的行为线索。幼年的特征可以唤起成年人的慈爱和养育之心,许多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具有人类婴儿的特征。人们被这样的动物所吸引,把它们培养成宠物。这一结论最适宜用来解释的现象是()
A.某些对童年时代过分留恋的人会在穿衣打扮方面表现出明显幼稚化的倾向。B.子女长大成人离开家庭后,老人们喜欢养宠物,寄托抚爱之情,打发寂寞时光。C.长期以来,迪斯尼的艺术家赋予温良可爱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越来越年轻化的外形。D.在生活方面被过度照顾的孩子,心理成长会受到一定影响,往往表现得比较脆弱。
问题:
[单选]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A.科学性。B.趣味性。C.统一性。D.规范性。
问题:
[单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宾王、王昌龄、杜牧分别是初唐、盛唐、晚唐时期的诗人。B.南北朝诗人陶渊明歌颂劳动,赞美淳朴的农村生活,并以此为污浊的仕途相对立,写出了《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桃花源记》更寄予了诗人的理想,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钱塘湖春行》《忆江南》《春花秋月》《琵琶行》均选自《白氏长庆集》。D.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度关山》《对酒》《短歌行》是其代表作。
问题:
[单选] 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是()
A.《游子吟》——孟郊。B.《泊船瓜洲》——王安石。C.《江雪》——刘禹锡。D.《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问题:
[单选] 在公开课上讲《荷花》时,出现了下列四种情况,不属于教师精心安排的是()
A.教师在讲完课后,黑板上的板书上有“天头”,下有“地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B.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展现关于荷花的美丽景色图,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想象。C.教师领读课文时,站在讲台“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上向学生朗读。D.学生在教师教授后,因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丽而不由自主产生共鸣,纷纷产生遐想。
问题:
[单选] 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时,列举了一些古诗文名旬,其中跟科举有关的是()
A.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B.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C.不孝有三,先后为大。D.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问题:
[单选] 教授《给予是快乐的》时,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朗读课文,复述故事,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道理。”下列对这样的设计意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整体把握课文内容。B.训练朗读和口语交际。C.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D.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她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