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疾病控制(医学高级)题库>传染性疾病控制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疟疾目前仍为在我国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提示:有关疟疾病人的治疗。正确的措施是()。

A.间日疟、恶性疟和卵形疟治疗用药方案相同。恶性疟和卵形疟治疗用药方案相同。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治疗用药方案不同。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治疗用药方案相同。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治疗用药方案相同。间日疟、三日疟和恶性疟治疗用药方案相同。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疟疾目前仍为在我国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提示:有关诊断原则包括的内容是()。

A.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或有输血史。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其种类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间歇性定时发作,每天、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发作多次可出现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10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疟疾目前仍为在我国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提示:有关诊断原则包括的内容是()。

A.根据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根据疟区住宿史。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依据细菌分离结果。根据发病时有定期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根据脾肿大等体征。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1988年底41届世界卫生大会确定了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为承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开始了消灭脊髓灰质活动,并于2000年成功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2004年8月我国一个省发生了一起脊髓灰质炎的疫苗衍生病毒(VDPV)事件,该事件对我国保持无脊灰目标提出了新挑战,这个省是()。

A.青海。广西。西藏。云南。贵州。四川。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1988年底41届世界卫生大会确定了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为承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开始了消灭脊髓灰质活动,并于2000年成功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发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后,应尽快采集病人粪便标本,一般要求在出现麻痹后采集双份粪便的时间是()。

A.12天内。16天内。14天内。21天内。10天内。18天内。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1988年底41届世界卫生大会确定了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为承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开始了消灭脊髓灰质活动,并于2000年成功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实现无脊髓灰质的目标后,但与我国接壤的部分国家任有脊髓灰质炎的流行,脊髓灰质炎的野病毒输入我国并引起流行的危险依然存在,这些国家包括()。

A.阿富汗。越南。泰国。缅甸。印度。巴基斯坦。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某中心小学4天有6名学生相继出现低热乏力、恶心、尿黄。校方将有关信息报告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立即指派专人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提示:6名学生检查结果显示,抗HAVIgM均为阳性。本次症疫情确定为甲肝暴发。关于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日常生活接触也是HAV传播的主要途径。经水传播是卫生条件较差地区流行的重要原因。生食海产品时用开水冲烫可以杀死HAV。可有母婴垂直传播。可以经受污染的食品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某中心小学4天有6名学生相继出现低热乏力、恶心、尿黄。校方将有关信息报告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立即指派专人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提示:6名学生检查结果显示,抗HAVIgM均为阳性。本次症疫情确定为甲肝暴发。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校方所提建议中合理的是()。

A.加强监测,发生新病例立即上报。与患者密切接触者接种丙种球蛋白。全校相关人员立即接种甲肝疫苗。患病学生隔离治疗,痊愈后返校上课。加强学校的饮食和饮水管理。对学校有关场所进行消杀处理。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某中心小学4天有6名学生相继出现低热乏力、恶心、尿黄。校方将有关信息报告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立即指派专人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提示:校方严格执行了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所建议的措施,相关人员接种了甲肝疫苗,注射了丙种球蛋白。然而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7天后,学校又共出现24名新发病例。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A.丙种球蛋白过期失效。存在亚临床感染者未被隔离,成为传染源。学校各项措施未落实到位。甲肝有15-30天的潜伏期。甲肝疫苗过期失效。甲肝有7天的潜伏期。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某中心小学4天有6名学生相继出现低热乏力、恶心、尿黄。校方将有关信息报告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立即指派专人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需要完成的工作是()。

A.要求出现症状的学生去当地医院接受检查与治疗。探索传染源与传播途径;对学校实施停课。采集密切接触者的有关标本进行检测;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其他病例。注意工作方式,消除有关人员的顾虑;采取控制措施,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扩大。调查发病学生,形成初步诊断。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