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患者,男,28岁。浴后当风睡眠,醒后全身不适,发现嘴角左斜,右头额纹消失,面部肌肤麻木不仁,恶风,舌淡苔白,脉浮紧。治疗宜选下列哪组穴位()。
地仓、颊车、合谷、内庭、太冲。外关、耳门、曲池。太溪、照海、鱼际、四白、太阳。肝俞、脾俞、肾俞、耳门、阳白。颊车、中极、地机、内庭、太冲。
问题:
[单选] 患者,女,19岁。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首选()。
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穴。手少阴、手太阳、手太阴经穴。手太阴、足太阳、手少阳经穴。手太阴、手少阳、足少阳经穴。手阳明、足阳明、手太阴经穴。
问题:
[单选] 患者,男,32岁。恶寒发热2天,伴咽喉肿痛,口渴,舌苔薄黄。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穴位是()。
风门、肺俞。外关、身柱。曲池、中府。阴陵泉、委中、中冲。曲池、尺泽、鱼际。
问题:
[单选] 发热汗出,微恶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鼻燥,脉浮数,舌苔薄黄。治疗配穴处方当用()。
大椎、曲池、合谷、十宣。大椎、曲池、合谷、外关、鱼际。合谷、列缺、风门、风池、足三里。合谷、列缺、肺俞、太阳。风池、风府、丰隆、迎香、尺泽。
问题:
[单选] 患者,女,53岁。咳嗽月余,加重1周,咳引胸胁疼痛,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舌苔黄少津,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足阳明、手阳明经穴。手太阴、手阳明经穴。手阳明、足厥阴经穴。足厥阴、手太阴经穴。手太阴、足太阴经穴。
问题:
[单选] 患者,男,60岁。咳嗽1个月,劳累后加重,咳吐黏痰,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舌苔白腻,脉濡滑。治疗除取肺俞、太渊穴外,还应取()。
风门、大椎、合谷。章门、太白、丰隆。脾俞、胃俞、列缺。尺泽、列缺、外关。脾俞、太冲、阴陵泉。
问题:
[单选] 患者,女,40岁,呕吐痰涎,伴头晕,胸痞,心悸,舌苔白,脉滑。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列缺、尺泽。膻中、丰隆。曲池、外关。风池、尺泽。列缺、合谷。
问题:
[单选] 患者,男,50岁。胃脘部经常隐隐作痛,时泛吐清水,喜暖恶寒,按之痛减,纳差神疲,大便溏,舌苔白,脉弱。治疗除取章门、内关、足三里穴外,还应取()。
脾俞、肝俞、下脘。脾俞、胆俞、上脘。脾俞、胃俞、中脘。胃俞、肝俞、三阴交。胃俞、胆俞、上巨虚。
问题:
[单选] 患者,男,42岁。胃脘胀痛,攻痛连胁,嗳气频作,并呕逆酸苦,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沉弦。治疗应首选()。
足阳明、足厥阴经穴。足阳明经穴。手、足少阳经穴。任脉、足太阴经穴。足太阳、督脉经穴。
问题:
[单选] 患者,女,35岁。胃脘部隐痛,痛处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伴胃脘灼热,似饥而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治疗应首选()。
内关、天枢、中脘、膈俞。内关、足三里、中脘、胃俞。内关、天枢、中脘、太冲。内关、足三里、中脘、下脘、梁门。足三里、中脘、内关、三阴交、内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