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高级)题库>中西医结合内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男,60岁。胸闷痛反复发作10年,加重1周,现患者胸闷痛彻背,气短痰多,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纳呆恶心,舌苔浊腻,脉滑。其中医证型是()

气阴两虚证。阴寒凝滞证。痰浊内阻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

问题:

[单选] 患者,女,66岁。反复发作胸痛2年,突发左侧胸闷痛3小时持续不缓解,形寒畏冷,四肢不温,冷汗自出,伴心悸,气短,舌紫黯,苔白,脉沉紧,其治疗方剂宜首选()

真武汤加减。参附龙牡汤加减。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加减。生脉散合左归饮加减。补阳还五汤加减。

问题:

[单选] 患者,男,39岁。患风湿性心脏病多年,近日活动后心慌气短加重,伴少量咯血,颜面及肢体浮肿,脘痞腹胀,形寒肢冷,大便溏泄,小便短少,舌体胖大,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应首选的中医治法足()

益气养阴,宁心复脉。益气养心,活血通脉。温补心肾,化气行水。温肾助阳,泻肺行水。补虚固脱。

问题:

[单选] 患者,女,22岁。3周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5天。近日胸闷,心悸,气短伴头晕,全身乏力。查体:体温37℃,脉搏70次/分,血压96/60mmHg,咽充血,双肺清,未闻及啰音,心脏不大,心律不齐,心率76次/分,第一心音低钝,ECG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其诊断应首先考虑的是()

急性心肌炎。急性心包炎。扩张型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问题:

[单选] 患者,男,30岁。无规律上腹隐痛3个月,喜温喜按,食后胀满痞闷,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胃镜下可见黏膜呈灰白色,血管暴露。其病证结合诊断为()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胃溃疡-胃阴不足证。胃溃疡-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弱证。

问题:

[单选] 患者,女,30岁。间歇性上腹痛3年,近日变为胀痛伴呕吐,呕吐物量多,为隔餐食物。抗酸剂治疗无效。上腹部有振水音,转动体位症状不能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胰腺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梗阻。胃癌。胃下垂。

问题:

[单选] 患者,男,48岁。呕血5小时入院。查体:脉搏120次/分,血压80/55mmHg。神志不清,营养状况差。巩膜明显黄染,腹壁可见静脉曲张,肝肋下可触及,质地较硬,边缘较钝,脾肋下6cm,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该患者呕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胆石症所致胆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晚期胃癌出血。胆管肿瘤所致胆道出血。

问题:

[单选] 患者,女,50岁。进行性厌食和上腹部胀痛,进食发噎,日益消瘦1年。查体:面色苍白,双下肢轻微水肿。舌质红,苔白,脉弦。肝功能正常,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尿常规未发现异常。其中医治法是()

燥湿健脾,化痰和胃。清热和胃,养阴润燥。健脾养阴,益胃止痛。温中散寒,健脾和胃。疏肝和胃,降逆止痛。

问题:

[单选] 患者,男,45岁。肝硬化腹水明显,1周前呕血,黑便。近日烦躁不安,自服少量地西泮。轻度黄疸,两手举起时腕部阵发颤抖。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脑缺血。震颤性麻痹。肝性脑病。安眠药过量。原发性肝癌。

问题:

[单选] 患者,男,35岁。饭后2小时突然出现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疼痛,后延及全腹。检查:血压80/60mmHg,腹部压痛、反跳痛,上腹部尤为突出,下腹壁少量皮下青紫。血淀粉酶200U(Somogyi法)。其可能的诊断是()

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发腹膜炎。急性胆囊炎。肠系膜下动脉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