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男性,43岁。发热伴左颈部包块进行性肿大1月,包块活检确诊为B淋巴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住院。体检:体温38.7℃,左颈部及双腋下扪及多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质硬无压痛,胸片,腹腔CT及骨髓涂片均无异常。临床分期是()
ⅠB。ⅡB。ⅢB。ⅣA。ⅣB。
问题:
[单选] 女,22岁,月经血多,皮肤紫癜3个月,Hb110g/L,WBC4.6×109/L,PLT30×109/L,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两系比例及分布正常,巨核细胞56个,其中颗粒型0.80,裸核0.20,未见产板型巨核细胞,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过敏性紫癜。
问题:
[单选] 骨髓增生程度判断是根据下列哪二者之比()
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粒系、红系。粒系、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
问题:
[单选] 患者,男,52岁,疲乏无力3个月,近2日左下肢肿胀,多普勒探察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脾肋下4cm,血红蛋白145×109/L,白细胞13×109/L,多次查血小板均>1000×109/L,血涂片可见巨太血小板,最合理的治疗是()
严密观察。阿斯匹林。羟基脲。羟基脲+溶栓治疗。血小板单采术。
问题:
[单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人的骨髓幼稚细胞中有Auer小体,见于()
RA型。RAS型。RAEB型。RAEB-t型。CMML型。
问题:
[单选] 男,50岁,面色苍白、乏力1年,伴左上腹不适。肝肋下2cm,脾平脐;Hb:65g/L,WBC:4×109/L,PLT160×109/L,外周血见少量幼粒、幼红细胞,骨髓多次穿刺“干抽”,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脾功能亢进。慢粒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问题:
[单选] 患者,男,50岁,乏力1年,牙龈出血1周。体格检查:淋巴结不大,脾肋下1cm,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3×109/L,血小板60×109/L,血涂片见巨大血小板和巨大红细胞,骨髓原始粒细胞0.07,可见小巨核细胞,幼红细胞有明显巨幼样变。用雄激素、维生素B12等治疗无效,本例应诊断为()
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恶性组织细胞病。
问题:
[单选] 末梢血反映骨髓增生程度的最准确指标是()
出现有核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网织红细胞绝对值。红细胞出现豪-周小体。
问题:
[单选] 蛋白质的浓度在体液中的分布是()
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