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会计考试>银行从业

问题:

[单选] 关于外部审计的表述,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所谓外部审计,是指独立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以及独立执行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进行的审计 。这种审计是由本部门、本单位以外的审计组织以第三者身份独立进行的,所以具有公正、客观、不偏不倚的可能,因而具有公正的作用 。我国财政、银行、税务部门为了做好其本职工作,而对其管辖区各单位的业务(例如,税利上缴和信贷资金使用情况等)所进行的检查,不属于审计,更谈不上是外部审计,而只是经济监督中的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和信贷监督 。外部审计能不受干扰地进行彻底审查,也具有很好的及时性 。

问题:

[单选] 1995年5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于这一法规的表述,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商业银行应当于每一会计年度终了三个月内,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公布其上一年度的经营业绩和审计报告 。这是我国最早关于商业银行披露的规定,实质上就是披露其会计报表  。主要为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服务 。也可针对上市银行 。

问题:

[单选] 为顺应形势的发展,规范公开发行股票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监会于2000年制定并发布了三个重要的法律文件,这三个文件分别为(  )。 

《商业银行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 《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 。《商业银行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 。《商业银行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 。

问题:

[单选]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对上市银行的(  )三项内容的披露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 

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呆账贷款。 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 。贷款总额、逾期贷款、呆账贷款。贷款总额、逾期贷款、呆滞贷款 。

问题:

[单选] 为加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规范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行为,有效维护存款人和相关利益人的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对于该法规的表述,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发布日期为2002年5月15日 。该办法在有史以来,第一次提出商业银行应披露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并给出详细的披露准则  。共四章三十一条,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原则、内容、方式、程序做出了总体规范 。法规有效期为10年 。

问题:

[单选] 对于我国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下面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调在国际范围内采取一致性的会计准则,从而使计算得出的资本充足率等相关数字具有可比性,而我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相去甚远,特别是在披露风险暴露与评估方面的规定差异很大,从而使得披露出来的数据缺乏公信力,难以被国际社会所承认 。进一步区分公开性披露和监管性披露,并对此二者施以不同的法律规定。公开性披露的对象是普通市场参与者,因此,银行在披露时应主要考虑将自身经营状况和风险管理状况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去;而监管性披露的对象是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 。信息披露的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即随着我国风险管理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信息披露并不仅仅是外部强加而成,同时也是商业银行传递自身良好商誉的信号机制.现在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进行公开披露的意愿不足,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习惯 。

问题:

[多选] 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评估主要包括(  )。

董事会和高管层对银行风险是否实施有效监督。银行是否制定了有效的政策、措施和规定来管理业务活动。银行的风险计量、检测和管理系统是否有效,是否全面涵盖各项业务和各类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工作能否及时识别银行内控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是否建立对管理体系、业务、产品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例外安排。

问题:

[多选]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包括(  )。

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扩张性。竞争性 。

问题:

[多选] 下列关于计算VaR值的历史模拟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考虑到“肥尾”现象。能计量非线性金融工具的风险。通过历史数据构造收益率分布.不依赖特定的定价模型。风险度量的结果受制于历史周期的长度。存在模型风险。

问题:

[多选] 流动性风险预警信号中的融资指标/信号包括(  )。

被迫从市场上购回已发行的债券。外部评级下降。所发行股票价格下跌。债权人提前要求兑付造成支付能力出现不足。存款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