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放射医学(医学高级)题库>CT题库

问题:

[多选]

海绵状血管瘤在CT和MRI上的表现特点有()
 

A . 可发生在脑外或脑内
B . 有明显占位效应
C . 可合并出血
D . 常伴钙化
E . 在MRI的T2加权像上常有一低信号环

某女性,47岁。反复咳嗽七年,现咳声重浊,痰色白量多质稠,胸闷,脘痞,食少,体倦,苔白腻脉滑。如经治疗病情平稳后,服下列何药以资调理() A.补中益气汤。 参苓白术散。 枳术丸。 玉屏风做。 六君子丸。 刺伤的特点是() 伤道内污染较轻。 伤情一般不重。 伤口的大小一般可以反映伤情的轻重。 伤口小,伤道深,可能伤及深部内脏。 不会造成大出血。 最易发生涎石的腺体是()。 下颌下腺。 腮腺。 唇腺。 舌下腺。 腭腺。 机体对创伤或感染代谢反应不同于禁食代谢反应的主要特点是() 机体能量消耗减少。 处理葡萄糖的能力降低。 体内蛋白质分解减慢。 尿氮减少。 脂肪动用减慢。 患者,男性,34岁,3天来发热、腹痛、腹泻,1天来头痛,于12月10日来诊。病前一周由西安出差回京。体检;T39.2℃,BP50/30mmHg,P140次/mm,神清,面部充血,皮肤散在多数出血点,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心肺无异常,双肾区叩击痛阳性。检查结果提示:HB160g/L,WBC28×109/L,中性70%,单核细胞10%,淋巴细胞5%,异型淋巴细胞15%,尿蛋白(+++),大便镜检WBC5~8/HP,RBC2~5/HP,电解质正常,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拟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目前认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是() A.病毒的直接致病作用。 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作用。 病毒毒素的致病作用。 一些细胞因子的作用。 病毒变异引起的病变。

海绵状血管瘤在CT和MRI上的表现特点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