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说明下列因素的变化是使美元升值还是贬值?
(1)日本的利率升高。
(2)德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3)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增高。
(4)美国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5)美国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答案】(1)美元贬值,因为日本利率升高会诱使美元流入日本,使美元供给增加而对日元需求也增加。
(2)美元贬值,因为德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人们就会预期德国的投资收益率上升,从而诱使美国资金流向德国,增加对德国马克的需求和美元的供给,使美元贬值。
(3)美元贬值,因为如果两个国家通货膨胀率不同,经过长期的经济运行,汇率将抵消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在其他情况不变时,美国通货膨胀率增高,美元会贬值。
(4)美兀会升值,因为美国若发生通货紧缩,利率会上升,资金会流入,增加对美兀需求,从而使美兀升值。
(5)美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美元汇率的影响较复杂,一方面,财政扩张易引起通货膨胀,这会给美元造成贬值压力; 另一方面,财政扩张又往往使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又会使美元升值。究竟会使美元升值还是贬值,取决于这两方面情况的对比。
2. 总需求曲线AD 和总供给曲线AS 如图所示,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Y ’和价格几处达到均衡。试问: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提高税收,会对IS 、LM 和AD 曲线有何种影响?
(2)价格水平是如何调整增税所引起的非均衡的?
图 增税的影响
【答案】(1)增税使IS 曲线向左移至IS' ,如图所示,在P 0的价格水平下,总需求减少,AD ,向左移至AD'. 如图所示,这时总产出y 1低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y*。
(2)如果价格可以白由变化,价格水平就会下降。从P 0下降到P 1,沿着AD' 曲线移动直到
LM 曲线向下移至LM 总需求重新等于y*。价格水平的下降使货币市场上实际货币供给增加,(P 1)。
利率从r 1下降到r 2,总需求增加到y*,经济重新恢复均衡。
3. 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的优点是什么?
【答案】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是汇率制度的两大基本类型。浮动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受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各有优点。
(1)浮动汇率制的优点
①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只要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失衡,货币就会自动贬值或升值,从而对国际收支与整个经济进行自发调节,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政策乃至于强制措施。
②浮动汇率制度可以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不承诺维持某一汇率水平,因此投机性资金不易找到汇率明显高估或低估的机会,政府也不需要为了保持固定汇率而保存大量的国际储备。
③浮动汇率制度使得一国内外均衡易于协调。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自发调节实现外部均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专注于内部均衡,从而可以独立制定利于本国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政策。
(2)固定汇率制的优点
①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固定汇率制度下不存在汇率波动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②固定汇率制度使各国不易进行汇率的竞相贬值。和浮动汇率制度相反,由于国家间的汇率制度固定,不会造成竞争性贬值行为。
③政府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就不能以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速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固定汇率制总是对货币政策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例如,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引起储备外流,最终对固定汇率的维持构成威胁,而恢复经济的均衡还要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二、论述题
4. 假设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项债券增加调节宏观经济,那么:
(1)中央银行这一行为通过哪几个环节最后对总需求施加影响?
(2)在各个环节上会遇到哪些可能的干扰?
【答案】(1)债券增加说明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从而向市场注入了基础货币,进而增加了经济总需求,起到了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这一政策有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在保持物价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会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在货币需求来不及迅速调整的情况下,货币市场的均衡被打破,有超额货币供给存在,因而市场利率会下降。由于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因而利率下降必然会导致投资需求的增加,从而增加经济总需求。
(2)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干扰:
①货币供给增加通常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甚至可能是同比率的上升,从而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不变。货币市场仍维持均衡,这样就达不到调节经济的目的。
②当经济处干极端凯恩斯区域时,人们的投机需求无限大,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只愿意持有在手中,因而利率不变; 这时货币政策也会失效。
③当投资对利率没有弹性时,利率下降但是投资需求没有增加。
④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时滞也会影响政策效果。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较长,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而这时经济形势会有所变化,这将影响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传导链条较长,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货币政策效果依赖于经济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特定的货币政策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5. 你认为对于宏观经济目标而言,稳定经济周期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究竟哪个更重要? 这两种目标的达成主要依赖于什么? 宏观政策的协调能台使两个目标同时实现?
【答案】(1)一般而言,宏观经济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①充分就业就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衡量标准。②物价稳定,即把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③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④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 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
}2)对于宏观经济目标而言,稳定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增长两者都i 一分重要。具体而言,在短期内,经济运行会由于各种因素而波动,因此短期内稳定经济周期比较重要; 但是在长期内,只有促进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才能有效地提高一国居民的福利水平和综合国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