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10岁,因“咳嗽20d伴发热10d”来诊。体温38~39℃,干咳为主,予头孢呋辛及青霉素治疗无好转。既往健康,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查体:T38.5℃,P90次/min,R34次/min,BP110/70mmHg;右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右中、下肺叩实音,右肺呼吸音明显减低,双肺未闻及啰音及胸膜摩擦音。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首选的诊断措施是(提示治疗4周后,胸腔积液仍增多。)() A.重复胸腔穿刺行细菌、肺炎支原体培养。 血细菌培养。 复查胸腔积液的酶学检查。 胸腔积液结核杆菌培养。 胸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和胸膜活检。 胸部CT。
祛痰剂一般不宜配伍()。 祛湿药。 理气药。 收涩药。 清热药。 温里药。
一旦出现晕针情况,其首要措施是()。 针刺人中等穴。 吸氧。 立即停止针刺。 将已刺之针迅速起出。 灸关元等穴。
当归用量特重的方剂是()。 当归补血汤。 四物汤。 补阳还五汤。 血府逐瘀汤。 生化汤。
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是() 核蛋白和膜蛋白的抗原性。 神经氨酸酶。 血凝素。 流行病学特征。 对抗流感病毒的耐药性。
乳头、乳晕部分发生大小不等的皲裂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