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 存现句

【答案】存现句是指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又称存现宾语句。存现句可以细分为存在句、出现句和消失句三种。它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是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的一种特定句式,其句首不能出现施事或受事名词,而时地名词有时可以隐去。存现句的宾语中心是施事,宾语中心前常有数量词组作定语。句首若有处所词语,处所词语即为句子的主语,构成主谓句,如:“台上坐着主席团。”若有时间词语,时间词语则为句子的状语,构成非主谓句,如:“今天要走十个人。”

3. 直接成分分析法

【答案】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是分析短语和句子的方法,它来源于国外结构主义语法学派。分析时尽量切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即一分为二,所以又称“二分法”。遇到不能二分的兼语短语、连谓短语和多项的联合短语,就只能多分。这种分析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内部的组合层次,因而又把这种析句法称为“层次分析法”。析句法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切分,二是定性。切出的成分必须是有语法关系而又合原意的语法单位。

4. 复合词

【答案】复合词是指由不同的不定位语素相互融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这类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最主要的、最能产的构词格式,汉语的合成词绝大部分是由这一形式构成的。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动宾式和主谓式几种类型。

5. 语法性质

【答案】语法性质是指与语音、词汇相比所具有的特征,相当于“语法功能”。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抽象性是指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

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稳固性是指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要缓慢得多。民族性是指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6. 复句

【答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称作分句,复句中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用关联词语和语序来表达。根据分句的意义关系是否平等,复句又分作两大类: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联合复句又称等立复句、等立句、衡分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偏正复句又称偏正句、主从复句,是指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复句。

7. 儿化韵

【答案】儿化韵是指汉语中儿化了的韵母。普通话的儿化韵不是主元音后加上一个[r],而整个韵母贯穿着卷舌色彩。即“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得韵母就是“儿化韵”。例如普通话念“花儿”的时候,这个“儿”字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只表不在念到“花”这个字音末尾的元音时,随即同时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

8.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二、简答题

9. 下面句子里的状语,哪些既可以放在主语后,又可以移到主语前? 哪些只适宜于放在主语前? 哪些不能放在主语前?

①在敌国,在暴君的掌握之中,我也不怕不惊。 ...

②早在十六七世纪之交,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已经传播到中国。 .........

③根据一些地方的调查,五十年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约占95%以上。 .............

④几百年来,很多人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

⑤一会儿,瘦李一阵风一样飘进来。 ...

⑥今天回国的难道是三个被俘的士兵! ..

⑦李记饭馆的买卖像春雷滚过的青草地似的蓬蓬勃勃。 ...........

⑧这地方本来就低洼。 ..

⑨你不妨对他直说。 ......

⑩我从年轻时就希望有个强大的祖国。 ....

【答案】①[在敌国,在暴君的掌握之中],我也不怕不惊。

状语“在敌国,在暴君的掌握之中”分别表处所、范围,可以移到主语后。只是状语比较长,而要突出状语所表达的意思,最好放在句首。

②[早][在十六七世纪之交],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已经]传播到中国。

状语“早在十六七世纪之交”表时间,可以移到主语后。状语“已经”也是表时间的,不过这个副词只能用在动词前,不能移到主语前。

③[根据一些地方的调查],[五十年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约占95%以上。

句中有两个状语,每一个都有可能移到主语后,但是这一句的状语较长,为了句子结构的紧凑,状语不宜移动

④[几百年来],[很多人][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状语“几百年来”表时间,不能移到主语后。一移动,意思就变了,变成主语很多人用几百年的时间去做某事,而人是活不了几百年的。

⑤[一会儿],瘦李一阵风一样飘进来。

状语“一会儿”指一件事以后,过了很短时间又出现另一件事,它不能移到主语后,否则变成表主语在很短时间内做了一事又做一事,意思不同。

⑥今天回国的[难道]是三个被俘的士兵!

状语“难道”表加强谓语部分的反问语气; 可以移到主语前,这时加强整句的反问语气。 ⑦李记饭馆的买卖[像春雷滚过的青草地似的]莲蓬勃勃。

状语“像春雷滚过的青草地似的”是比喻,一般用在谓语中心前面,因为要出现在比喻本体的后头,不宜移到主语前。

⑧这地方[本来]就低洼。

状语“本来”表时间,可以用在主语前。

⑨你[不妨][对他][直]说。

这一句有三个状语,“不妨”表示可以怎样做,“对他”是引出动作的对象,“直”表示动作方式,都只宜用在动词前,不宜用在主语前。

⑩我[从年轻时]就希望有个强大的祖国。

状语“从年轻时”表时间,可以放到主语前。

10.既然说文无定法,为什么还要分析话语类型的语篇结构? 请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1)“文无定法”的含义

“文无定法”是指一切依照表达内容的需要而转移。例如,在不同的话语类型中,语篇结构在选择上的优先性表现的程度并不相同,事务性话语类型一旦形成了普遍认可的语篇模式(如法律文书的固定格式),就具有了一定的强制性,但是在人们寻求这种标准的语篇模式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