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险公估人考试题库>保险监督管理题库

问题:

[单选] ()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市场行为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和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三支柱"的保险监管框架初步形成。

A . 《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及监督管理指标管理规定》
B .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督管理指标管理规定》
C .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
D . 《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

相关系数r有正负、有大小,因而它反映的是两现象之间具体的数量变动关系。() 下列有关某一单项错报是否能够抵销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某一单项错报是重大的,则该项错报不太可能被其他错报抵销。 对于同一账户余额的内部的错报,抵销可能是适当的。 对于同一类别的交易内部的错报,抵销可能是适当的。 如果收入存在重大高估,一般应当与其配比的营业成本相抵销。 下列利率工具中,属于商业信用的是()。 商业本票。 商业汇票。 国债。 银行存单。 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一致,同时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则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在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中,对于被保险人利益的明效规定是() 被保险人必须在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被保险人必须在承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被保险人必须在索赔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被保险人必须在运输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市场行为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和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三支柱"的保险监管框架初步形成。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2003年,中国保监会对试行两年的《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及监督管理指标管理规定》进行了重大修订,制定发布了保监会2003年1号令《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督管理指标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督管理框架基本形成。2006年1月,保监会正式出台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标志着我国市场行为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和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三支柱"的保险监管框架初步形成。2008年9月1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进一步完善了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