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0岁,因“反复发作痰鸣、气喘10年”来诊。患者近10年反复发作痰鸣、气喘,发作时喉中痰鸣,喘息,严重时喘息不能平卧,休息或用药缓解后状如常人。平时口服丙酸倍氯米松和喷沙丁胺醇气雾剂控制发作。现患者气促,活动后加剧,喉中痰鸣,吸气困难,咳痰少量,黏稠,腰膝酸软,口干,颧红。患者变应性鼻炎15年。查体:体温36.8℃,脉搏86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两肺偶闻及哮鸣音,未闻及湿啰音。舌白少苔,脉细。肺功能示阻塞性改变,支气管舒张试验(+)。中医辩证诊断为() 肺脾气虚。 肺肾两虚。 虚火灼肺证。 气阴耗伤证。 阳虚水泛证。 肺阴亏虚证。
粒红比值指的是() 非成熟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之比。 粒细胞百分比总和与有核红细胞百分比总和之比。 粒细胞百分比总和与成熟红细胞之比。 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及成熟红细胞之比。 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比。
下列哪些选项是腹膜后纤维化发病的危险因素() 药物。 肿瘤。 放疗。 结核。 主动脉周围炎。
在哪种情况下种子批得均匀性可能处于最不一致的状态()。 种子收获时。 种子处理后。 种子加工后。 种子储藏时。
下列哪些不属于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现象() 对胞内寄生微生物的抗感染作用。 调理作用。 迟发型超敏反应。 抗肿瘤作用。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气体进行吸收作用的部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