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7岁。体重70kg,诊断肺炎入院,血压100/50(65)mmHg,中心静脉压1mmHg,尿量40ml/h,pH7.4。患者神志清楚,四肢温暖。最适宜的临床处理措施为() 尿量正常,无须任何处理。 静脉输注5%葡萄糖250ml。 静脉输注胶体液250ml。 小剂量多巴胺输注。 多巴酚丁胺输注。
若某药的表观分布容积(V)=4L/kg体重,则提示() 该药主要分布于细胞外。 该药主要分布于细胞内。 该药主要分布于血浆中。 该药可能是弱酸性药物。 该药在血浆中主要以分子态脂溶性存在。
有眩晕、眼震、构音障碍、交叉性瘫痪的是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 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小脑出血。
患者,男性,52岁。突发心前区闷痛,四肢厥冷,出汗而就诊。查体:血压90/65mmHg(12.0/9.0kPa),脉搏106次/分,尿相对浓度1.024,中心静脉压31mmHg(4.1kPa)(1mmHg=1.36cmH2O)。治疗首先使用的药物是() 呋塞米。 硝普钠。 多巴酚丁胺。 低分子右旋糖酐。 间羟胺。
有关药物的跨膜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药物分子质量过大,跨膜转运较困难。 分子极性过高,跨膜转运较困难。 分子水溶性过高,跨膜转运较困难。 分子脂溶性过高,难于在水相中分散而接近脂质膜。 分子极性过低,跨膜转运较困难。
有偏瘫、同向性偏盲、偏身感觉障碍,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