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3岁,因“眼痛、头痛4d,右额、鼻尖水疱3d”来诊。既往曾有水痘病史。查体:T36.5℃;右侧额部、发际、鼻尖多发红斑,表面簇集水疱、丘疱疹,无脓疱或血疱;右侧结膜充血;右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伴压痛。治疗包括()(提示:住院过程中患者皮疹水疱变小,基底红斑变浅,原有皮损已干燥结痂脱落,右侧结膜充血减轻,但仍存在阵发性头皮痛,右眼视物模糊,伴畏光、流泪及异物感。) A.抗病毒治疗。 B.局部涂阿昔洛韦。 C.镇痛药。 D.抗生素。 E.质子泵抑制药。 F.利尿药。 G.抗肿瘤药
H.保肝药。
患者女,52岁,因“胸、腰部皮疹伴针刺样疼痛5d”来诊。查体:T37.5℃;耳后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右侧胸、腰部可见成簇状的红色丘疹及疱疹。实验室检查:血WBC6.5×109/L,N0.78;ALT145U/L。ECG:心动过速。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抗病毒药。 保肝药。 镇痛药。 抗生素。 质子泵抑制药。
最早提出喘证虚实分类法的医著是() 《内经》。 《医宗必读》。 《景岳全书》。 《证治准绳》。 《医宗金鉴》。
哮证发作时以邪实为主,在辨证当分清() 气血。 虚实。 阴阳。 表里。 寒热。
患者女,52岁,因“胸、腰部皮疹伴针刺样疼痛5d”来诊。查体:T37.5℃;耳后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右侧胸、腰部可见成簇状的红色丘疹及疱疹。实验室检查:血WBC6.5×109/L,N0.78;ALT145U/L。ECG:心动过速。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经呼吸道传播。 经口-口传播。 经粪-口传播。 经血液传播。 经虫媒传播。
患儿女,6岁,因“咳嗽5d,皮肤黄染3d,血尿、水肿2d”来诊。实验室检查:BUN、SCr增高,补体、PLT下降,末梢血中见到破碎RBC,Coomb试验(-)。治疗原则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