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43教育技术学(含教学设计)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portfolio assessment

【答案】中文为档案袋评价。又称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它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西方“教育评价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质性教育教学评价工具。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

2.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答案】中文为虚拟学习环境。是把远程交互和面对面的交互按照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并提供某种虚拟的时空的学习环境。对于VLEs ,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所持的观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教育环境中对于各方虚拟学习所体现的优点是不同的。对于那些不愿意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虚拟学习的人来说,虚拟学习最大的缺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这意味着虚拟学习还有很多的潜力没有显现出来,还没别人们所了解。

3. virtual community

【答案】中文为虚拟社区。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

4.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答案】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伸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5. 系统科学

【答案】系统科学(系统理论)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6. 信息技术

【答案】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

7. 教育技术

【答案】广义教育技术指的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以用于教育的器材、设备、设施等及相应的软件; 智能形态的技术指的是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如系统方法等。狭义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8. 抛锚式学习

【答案】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约翰·布朗斯福特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二、简答题

9. 请谈谈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及其内涵的认识。

【答案】(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该环境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经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10.你认为当前网络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20世纪90年代后期,因特网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人们开始研究网络评价

的问题。网络教学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子范畴,它具备教育评价的主要特点。网络教育评价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对一系列策略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评价对象广泛等特点。但是,网络教学毕竟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方式,我认为当前的网络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目前网络教学评价还没有建立一套实用的质量保障体系。

(2)在网络教学评价中只是用描述性的方式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

(3)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的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调研、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不能科学准确揭示出隐含十测试成绩和主观评价之下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1.请说明集成化教学系统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集成化教学系统是指集成了各种教学因素的一个网络化的教学系统。它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研究领域分别如下:

(1)集成化教学系统产生的原因

①现存的课件无法实现师生的交互作用和课堂的丰富性。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但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课件和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往往是确定的、程序化的、封闭的教学内容和策略、知识呈现的方式和顺序,因而排斥了师生的交互作用和课堂的丰富性。

②整合技术的出现以及基于“情景性评价”和知识库的动态交互系统开发模式的提出,为开发集成性教学系统提供了可能。

(2)集成化教学系统的主要的研究领域

①积件系统

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系统由积件库和组合平台构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处理策略与工作环境。积件库是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可将大量的知识素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积件库包括以下五种类型: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环境资源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积件组合平台是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积件库的软件环境。

②集成化学习环境的开发

哈佛大学的波肯斯教授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开发应该包括:信息库、符号簿、建构下具包、现象呈现环境、任务管理者。

③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开发

EPSS 实质上是一种集成化的、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结合。一个比较完善的EPSS 通常由超媒体信息库、专家系统、交互式训练系统、在线帮助系统、效能工具、应用软件、监测系统等部分构成,并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中。EPSS 系统具有的特性:以计算机为基础、提供执行任务所需的细节信息、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用户控制。

④网络教学与管理支撑平台的开发

一个完整地支持基于因特网的教学和管理支撑平台至少应由三个系统组成:网上课程开发系统、网上教学支持系统和网上教学管理系统,它们分别完成Web 课程开发、Web 教学实施和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