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住院医师临床病理科题库>呼吸科题库

问题:

[单选] 男性,51岁,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术后4天,发热、咳嗽、气急,痰略呈黄色,右下肺湿啰音,胸片右肺下野大片炎性病变,其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A . 铜绿假单胞菌
B .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 流感嗜血杆菌
D . 军团菌
E . 肠道革兰阴性杆菌

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 《金创瘈疭方》。 《山海经》。 《内经》。 《刘涓子鬼遗方》。 《金匮要略》。 对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常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药物治疗。 免疫疗法。 物理疗法。 激光治疗。 手术治疗。 下列关于清蛋白生理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具有运输胆红素的功能。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作为组织修补材料。 也可运输青霉素。 在血液偏酸性时,其氨基和羧基分别以-NH2和-COO-形式存在。 患者,男性,49岁,无吸烟史,常规体检胸片及胸部CT发现右下肺结节影,无临床不适表现。CT示右肺下叶背段结节样病灶(1.1cm×1.1cm),密度较大、均匀,部分层面显示该病灶由多个小结节堆积而成,病灶内无空洞、无钙化,边缘较毛糙,可见短细毛刺、小分叶,病灶周围无斑片状浸润影,无纤维条索影,无钙化影,无胸膜凹陷征,病灶中心有支气管通过,局部受压狭窄。CT平扫示CT值为30Hu,增强扫描后病灶轻度强化,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稍肿大,为明确诊断拟行18F-FDG代谢显像。关于18F-FDG代谢显像陈述不正确的是()。 良性病灶均不摄取18F-FDG。 恶性病灶糖代谢常高于良性病灶。 炎性病灶18F-FDG摄取影像相对弥散,而恶性病灶摄取则较为集中。 恶性病灶的SUV值常高于良性病灶。 结核活动病灶可呈18F-FDG阳性。 麻沸散是哪位医家发明的() 黄帝。 张仲景。 扁鹊。 华佗。 刘涓子。 男性,51岁,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术后4天,发热、咳嗽、气急,痰略呈黄色,右下肺湿啰音,胸片右肺下野大片炎性病变,其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