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第六节原虫病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3岁,因“发热10d,昏迷1d”于7月来诊。10d前在西双版纳打工期间突然出现畏寒、寒战及高热,隔日发作1次,自认为是感冒,发热时自服退热药,病情时好时坏,且精神、食欲欠佳,到个体诊所静脉输注青霉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5d,无效,并出现头痛、呕吐。1d前患者出现烦躁,当地诊所肌内注射地西泮10mg,2h后出现昏睡,进而发展到呼之不应,故转来本院。查体:T41.2℃,P132次/min,R28次/min,BP141/88mmHg;不能被叫醒,压眼有反应,球结膜轻度水肿,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及角膜反射存在,巩膜轻度黄染,口唇多数疱疹;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软;四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为明确诊断,必要的检查是()

A . A.颅脑CT/MRI
B . 血培养
C . 胸部X线片
D . 胃镜
E .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
F . 血涂片查疟原虫
G . 24h动态血压
H . 超声心动图

下列哪项不属于前后配穴()。 中府、肺俞。 中脘、膈俞。 期门、外关。 天枢、肾俞。 中极、次髎。 滤过紫外灯(Wood灯)检查时白癣菌呈()。 暗绿色。 亮绿色。 黑褐色。 黄色。 红色。 下列哪项不是颅脑增强扫描的目的() 区分梗死与水肿。 观察肿瘤的血运情况。 明确肿瘤边界。 鉴别脑内外肿瘤。 观察血脑屏障的破坏。 患者,男性,40岁,下唇无明确诱因出现反复糜烂、出血1年余,夏季最为严重,查体示下唇唇红、中部2cm×1cm左右的椭圆形糜烂面,中央微凹陷,表面有褐色痂壳覆盖,糜烂面边缘内侧见放射状排列白纹,基底尚软,唇红皮肤界限模糊;皮肤(一)。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 A.病损处可直接涂含糖皮质激素软膏。 避免阳光直射。 病损处基底注射糖皮质激素。 首先应湿敷去除痂皮。 口服羟基氯喹。 下列对有毒金属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AS3+的毒性大于AS5+。 B.正常人发砷<5μg/kg。 C.成人对铅较儿童更敏感。 D.镉广泛用于电镀和电池、颜料。 E.进入人体内的铅可长期蓄积。 患者男,23岁,因“发热10d,昏迷1d”于7月来诊。10d前在西双版纳打工期间突然出现畏寒、寒战及高热,隔日发作1次,自认为是感冒,发热时自服退热药,病情时好时坏,且精神、食欲欠佳,到个体诊所静脉输注青霉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5d,无效,并出现头痛、呕吐。1d前患者出现烦躁,当地诊所肌内注射地西泮10mg,2h后出现昏睡,进而发展到呼之不应,故转来本院。查体:T41.2℃,P132次/min,R28次/min,BP141/88mmHg;不能被叫醒,压眼有反应,球结膜轻度水肿,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及角膜反射存在,巩膜轻度黄染,口唇多数疱疹;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软;四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为明确诊断,必要的检查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