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感光度密度组合,错误的是() 感光度--产生密度1.0所需曝光量的倒数。 最大密度--最高管电压允许的最大曝光量所产生的密度。 平均斜率--连续特性曲线上指定两点密度的直线与横坐标夹角正切值。 本底灰雾--胶片未经曝光,而显影加工后还原的密度。 最大斜率--照片影像密度差与对应的射线对比度的比值。
五五岁男性患者,拟在常温下行脑膜血管瘤摘除术,术前血压160/95mmHg,ECG、肝、肾功能正常,术中拟行控制性降压。若降压前发现该病人有颅内高压,则() A.降低潮气量,减少胸膜腔内压对脑静脉回流的阻力。 B.改用硝酸甘油作降压药。 C.蛛网膜下隙穿刺放出部分脑脊液。 D.放弃控制性降压。 E.静滴甘露醇和/或作暂时过度通气。
指浅屈肌的作用()。 屈腕、屈肘、手外展。 屈腕、腕外展。 屈近侧指骨间关节。 伸掌指关节。 屈远侧指骨间关节。
支原体肺炎首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首选() 青霉素。 氨苄青霉素。 邻氯青霉素。 红霉素。 复达欣。
在正常乳腺细胞学涂片中不出现的细胞是() 导管上皮细胞。 吞噬细胞。 泡沫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患者女,28岁,以"右下腹至全腹剧痛10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天参加宴会,饮酒饱餐后3小时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并很快转移至全腹。后稍有缓解,但仍以右下腹为主。深呼吸、变换体位时加剧,静卧,两腿屈曲时腹痛减轻,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当日食物,无咖啡样物及鲜血。病后自觉畏寒,发热,无寒战。未排气、排便。既往史:无右下腹疼痛史,有反复发作的中上腹疼痛及反酸、胃灼热史。服用胃药可缓解,无呕血便血史。查体:体温38.0℃,P88次/分,R37次/分,BP120/80mmHg,急性面容,神志清楚,平卧位,两腿屈曲,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全腹肌紧张,拒按,有明显压痛反跳痛,以右下腹为主,肾区叩痛阴性。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