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0岁,腹部挤压伤后6小时。查体:体温37.2℃,脉率88次/分,血压110/80mmHg,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可闻及,以下处理措施中最不合理的一项是() A.腹部B超检查。 B.腹部穿刺检查。 C.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 D.禁食及输液治疗。 E.尽快剖腹探查,以防延误治疗。
男,71岁,经常便秘,3天前开始左下腹痛,停止排气排便。检查:腹胀较显著,左下腹部尤为明显,并有轻压痛,未扪及包块,肠鸣音较频,直肠指检阴性,温盐水灌肠只能灌300ml,诊断后考虑为() A.乙状结肠扭转。 B.肠套叠。 C.小肠扭转。 D.肠系膜血管栓塞。 E.肿瘤所致结肠梗阻。
葡萄胎的病理变化有() A.仅少部分绒毛发生病变,大部绒毛可保持完好。 B.病变绒毛间质显著水肿形成薄壁透明的水泡状物。 C.滋养层细胞增生是最重要的病变。 D.病变常侵入子宫肌层。 E.胎儿常早期死亡。
男,7岁,因阵发性哭闹半小时,其母领来急诊室,检查T37℃,急性病容,阵发性哭闹,发作时大汗淋漓,辗转于床上,腹平坦而软,剑突下稍偏右方有深压痛,腹肌不紧张,无反痛。上级医师诊断为“胆道蛔虫病”,其母叙述有关病史时,最有参考价值的陈述是() A.突发而又会忽止的剑突下钻顶痛和绞痛,止时平息如常。 B.阵性性哭闹,脐周围阵发性腹痛和呕吐。 C.腹痛发热伴有黄疸史,呈周期性发作。 D.阵发性哭闹,伴有呕吐和果酱血便。 E.阵发性哭闹,病情发展快且重,很快出现高热和呕吐。
婴儿肠套叠一般有三大典型表现,即() A.腹痛、肿物、哭闹。 B.腹痛、呕吐、肿物。 C.腹痛、血便、肿物。 D.腹痛、呕吐、血便。 E.腹痛、面色苍白、哭闹。
男,35岁,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2天,并有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年前作过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换药2周才愈。检查:腹部轻度膨隆,未见肠型,无包块,肠音较亢进,偶闻气过水声,诊断首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