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74新闻与传播实务之《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2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怎样正确认识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答案】(1)从总体上看,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都十分重要,但从根本上看问题,记者的新闻工作责任感是比新闻敏感还要重要的东西,即新闻敏感由新闻工作责任感派生出来。

(2)有些记者发现不了新闻,首先缺少的恐怕不是新闻敏感,恰恰是工作责任感,即缺少那些对实际工作息息相关的感情和求“新”若渴的工作态度,因而对党和人民的利益、群众的疾苦无动于衷,对新闻工作抱“守株待兔”、甚至是麻木不仁的态度。

(3)之所以这样看待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这是因为,新闻采访是发现新闻的一个根本手段,而新闻采访的深浅,则主要取决于记者的工作责任感。责任感强了,记者才会像潜水员一样,长期活跃在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觉得有写不完的题材、觅不尽的“宝”; 责任感强了,有才华的记者才不至于因仰仗自己聪明,而忽略学习理论、政策及各类知识,不注重艰辛的新闻采访,以致弄得“双耳失灵,双目失明”; 责任感强了,才思不怎么敏捷的记者,才可能不断增强顽强学习与积极思考的自觉性,通过深入细致的新闻采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收取勤能补拙之效。

(4)总之,只有责任感强了,才能酷爱新闻工作,才能时时、处处做有心人,才能使发现新闻的“雷达”一刻不停地运转,即便“出门跌一跤,也要抓‘把土回来”。

2. 真实性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案】在实际工作中,若是掌握了真实性的具体要求,并能用它们对事实的真伪程度严格进行把关,那么,新闻失实现象便可大幅度地得以减少。这些具体要求如下:

(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

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为这是新闻赖以成立的起码因素,若有半点虚假,都会招致人们对整个新闻事实的怀疑,故千万马虎不得。

(2)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必须真实。

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即使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时要调动些文学艺术手段,也必须绝对服从、忠实于事实的真实,基本事实不能变动,否则,就不成其为新闻报道。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