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学(医学高级)题库>传染病题库

问题:

[多选] 被狂犬咬伤后是否发病,相关因素包括()

A . 咬伤的时间和地点
B . 咬伤的部位及伤口大小
C . 机体免疫功能强弱
D . 伤后是否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
E . 是否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病疫苗

降低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发病 率的关键措施包括() A.早期隔离患者。 B.灭鼠、防鼠。 C.搞好居室和环境卫生。 D.注射疫苗。 E.流行期间减少外出并戴口罩。 狂犬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特征包括() A.感染部位组织内病毒小量增殖。 B.病毒向心性扩散侵入脊髓大脑中枢神经并大量增殖。 C.病毒离心性扩散至周围神经及其所支配的组织器官。 D.伤口感染引起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E.脑组织炎性充血,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关于狂犬病疫苗暴露前预防接种,叙述正确的有() 第0天注射1次。 第7天注射1次。 第10天注射1次。 第21天注射1次。 第2~3年加强1次。 对接触麻疹患者的儿童,下列处理正确的有() A.应隔离。 B.可不隔离。 C.易感者需隔离21d。 D.曾注射丙种球蛋白者,需留检28d。 E.曾注射丙种球蛋白者,无须留检。 患病后可获持久或终身免疫的是() A.麻疹。 B.幼儿急疹。 C.风疹。 D.丹痧。 E.水痘。 被狂犬咬伤后是否发病,相关因素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