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944计算机技术专业基础综合[专业硕士]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采用DMA 方式高速传输数据时,数据传送是( )。
A. 在总线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B. 在DMA 控制器本身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C. 由CPU 执行的程序完成的 D. 由CPU 响应硬中断处理完成的 【答案】B
2. 在9个生产者,6个消费者共享容量为8的缓冲区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互斥使用缓冲区的信号量S 的初始值为( )。
A.8 B.1 C.9 D.6
【答案】B
【解析】互斥使用缓冲区的信号量只能取值0、1,一般初始值为1。
3. 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 磁盘是外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没有关系
B. 对速度极慢或简单的外围设备可以不考虑设备的状态直接进行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 C. 从输入/输出效率分析,DMA 方式效率最高、中断方式次之、程序查询方式最低,所以才有DMA 方式淘汰中断方式、中断方式淘汰程序查询方式的发展过程
D. 在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中需要组织I/O接口,而DMA 方式和通道方式就不需要了 【答案】B
4. 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案中,若某用户空间为16个页面,页长1KB ,现有页表如下,则逻辑地址0A1F (H )所对应的物理地址为( )。
A.0E1F (H )
B.031F (H ) C.0A1F (H ) D.021F (H ) 【答案】A
【解析】每页大小为1KB , 所以页内地址占据10位。用户共有16个页,所以,页号占4位。这样,0A1F (H )对应的二进制数为就是
即0E1F (H )。
故页号为2, 对应的内存块为3, 这样,物理地址
5. 操作系统采用缓冲技术,能够减少对CPU 的( )次数,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A. 中断 B. 访问 C. 控制 D. 依赖 【答案】A
【解析】缓冲引入的原因包括:(1)缓和CTU 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减少对CPU 的中断频率,放宽对CPU 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3)提高CTU 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6. 对于处理机调度中的高响应比调度算法,通常,影响响应比的主要因素可以是( )。
A. 程序长度 B. 静态优先数 C. 运行时间 D. 等待时间 【答案】D
【解析】响应比R 定义如下:
其中,T 为该作业估计需要的执行时间,W 为作业在后备状态队列中的等待时间。 作业的执行时间通常改变不了,所以影响响应比的主要因素是等待时间。
7. —个文件系统的逻辑分区( )。
A. 不能管理大于物理硬盘容量 B. 能管理2个相同的物理硬盘 C. 能管理2个不相同的物理硬盘 D. 能管理多个不相同的物理硬盘 【答案】A
【解析】逻辑分区必须跟实际的硬盘大小相对应。
8. 若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字节。
A.2G B.4G C.100K D.640K 【答案】B 【解析】
9. 文件系统中设立打开(Open )系统调用的主要目的是( )。
A. 把文件从辅存读到内存
B. 把文件的控制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 C. 把文件的FA T 表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
D. 把磁盘文件系统的控制管理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 【答案】A
【解析】Open 操作是将基本文件目录中的内容读入到用户活动文件表中,并在系统活动文件表中记录文件的打开次数。
10.有两个并发执行的进程P1和P2, 共享初值为1的变量x 。P1对x 加1,P2对x 减1。
两个操作完成后,x 的值( )。 A. 可能为-1或3 B. 只能为1 C. 可能为0、1或2 D. 可能为-1、0、1或2 【答案】C
【解析】执行①②③④⑤⑥结果为1,执行①②④⑤⑥③结果为2, 执行④⑤①②⑨⑥结果为0, 结果-1无法得到。这个题目的进程之间没有同步关系,因此通过分步尝试就可以得到答案。有的题目中两个进程会有同步关系,可以画出前趋图,以防推进顺序错误。
11.目录文件所存放的信息是( )。
A. 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 B. 某一个文件的文件目录 C. 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目录
D. 该目录中所有子目录文件和数据文件的目录 【答案】D
【解析】为实现“按名存取”,必须建立文件名与外存空间中的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体现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