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的主治病证是()。 湿热泻痢、便血、黄疸。 湿热带下、阴痒阴肿。 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 湿热小便不利。 风湿热痹。
药物组成中不含半夏的方剂是() 厚朴温中汤。 温经汤。 竹叶石膏汤。 三仁汤。 蒿芩清胆汤。
患儿男,3岁,因“全身散在出血点2周”来诊。3周前曾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当地静脉输液2d。查体:咽淋巴滤胞增生,颌下可触及2个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肝、脾不大。血常规:Hb118g/L,RBC3.9×1012/L,WBC5.9×109/L,N0.46,L0.52,单核细胞0.02,PLT19×109/L,网织红细胞0.005。适当的治疗措施包括()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 腹腔镜脾切除。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输注血小板。
6岁女孩,3天来发热,38.2℃,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尿黄,卧床不愿动。查血ALT1260IU/L,TBiL60μmol/L,出生时已接种过乙肝疫苗。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 丁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
热陷心包证与营分证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下列见证()。 昏愦。 肢厥。 发热。 谵语。 舌蹇。
男性,30岁。乏力盗汗一月余,咳痰带血两天,既往胸膜炎病史,X片示左肺尖密度不均影;ESR30mm/h,WBC6.0×109L。
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