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外国新闻史教程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俄国财富》
【答案】《俄国财富》是19世纪90年代俄国民粹主义繁荣时期民粹派宣传其主张的重要讲坛。该杂志是科学、文学和政治旬刊,1876年在莫斯科出版,同年迁至彼得堡,创刊之初刊登了许多研究经济问题的文章。俄国民粹派的代表人物米海伊洛夫斯基于1894年至1904年任主编。80年代以后,米海伊洛夫斯基逐渐由革命民粹主义者蜕变为自由民粹主义者,《俄国财富》也随之成为自由民粹派的机关报。从90年代起,该刊登载了一系列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污蔑革命群众运动。1905-1907年革命后,《俄国财富》改变了编辑方针,政治上保持中立,1918年停刊。
2. 1996年美国电信法案
【答案】1996年美国电信法案是指1996年国会对1934年广播法进行大规模的修订后的法案。1996年电信法案与1934年广播法的区别主要有三方面:①打破媒体间壁垒,允许各个不同媒体在市场上互相渗透; ②放宽媒体所有制的限制,促进竞争; ③以法的形式规范节目内容,限制色情和暴力等低俗内容的传播。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亨德认为该法案拆除了通信领域中的“柏林墙”。
3. 《中央日报》
【答案】《中央日报》于1965年9月创刊,是韩国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朝文报纸。在国内设有五个支社、521支局、198个发行点,在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东京四个地方设有支社,其他地方设有九个分局,并同美国《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巴尔的摩太阳报》、英国((经济学家》和《卫报》、法国《世界报》、日本时事社、《日本经济新闻》有互换新闻的协定。
4. 卫星直播电视
【答案】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专门的广播卫星。广播卫星上的转发器功率大,普通的电视机用户通过安装简单的接收装置(包括小型碟式天线等)来直接收看卫星传送来的节目,这便是卫星直播电视。卫星直播电视的出现,可显著提高地面电波强度,进行大面积的电视讯号覆盖,其具有抗干扰性能强、音像清晰度高的优点,标志着电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80年代以后,卫星直播电视广泛使用于跨越国界的电视传播,成为国际电视的重要传播和接收方式。
5. 知识税("TaxonKnowledge" )
【答案】知识税是指英国统治当局旨在限禁短期发行的攻击政府的报刊而设置的一种税。1712年5月16日,英国国会通过的印花税法案规定:①半张或小于半张者,交半便士; ②半张以上不超过一张,交一便士; ③超过一张(4页)而不足六张者,交二先令; ④超过六张的书籍、税单、报
表等免税。印花税法案还规定征收广告税和纸张税。印花税、广告税和纸张税被统称为“知识税”。1861年该税法全部被废除。
6. 《华尔街日报》
【答案】《华尔街日报》1889年由道·琼斯公司创办于纽约。最初是一张金融类报纸,20世纪30年代末成长为综合性日报。该报的经济分析和道·琼斯公司汇编的股票指数,历来为国内外经济界所关注。非商业性新闻、人物专访、时政述评、各种各样的专栏和关于文化的讨论深刻、丰富,也颇有声誉。该报头版不登照片,刊头古朴典雅,六栏的版面朴实无华,给读者以很强的亲和力。《华尔街日报》有东部、中西部、西南部、西部四个版,要闻基本相同,地方性新闻和广告有所区别。
7. 微内容
【答案】微内容(microcontent )是相对于我们在传统媒介中所熟悉的大制作、重要内容即“巨内容”(macrocontent )而言的。CMSWiki 对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是这样:“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 的主题,RSS 的内容列表等等。”换言之,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被称为微内容。微内容一直存在,但互联网时代之前一直作为私内容存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使它进入公共话题空间。
8. 让·保尔·马拉
【答案】让·保尔·马拉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新闻记者。他生于瑞士一新教家庭,接受百科全书派的影响。后移居英国,开始进步的政治活动并从事写作。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投身革命。1789年8月,他先创办了《爱国者指南》,随后创办了《巴黎记者报》,后改名为《人民之友报》,发表许多政论文章,宣扬暴力革命,谴责君主立宪派的妥协行为。该报在马拉的主持下,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办得最出色、影响最广泛的报纸,是革命民主派的喉舌。马拉还宣称办报目的是教育人民运用自由。后来马拉受到迫害,被捕入狱,《人民之友报》被迫停刊。恩格斯曾对马拉给予高度评价。
9. 刻板印象
【答案】刻板印象是李普曼在他的代表作《舆论》中提出的概念,又称刻板成见,这个概念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这种观念或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版印象可以为人们判断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印象,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通行的刻板印象,因此,它也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10.“便士报”(pennypaper )(廉价报刊)
【答案】“便士报”即廉价报刊,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
该报售价为一便士(美分),因而被称为“便士报”。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便士报”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便士报”的特点是:①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②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③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又称大众化报纸,是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④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 ⑤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⑥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11.世界新闻新秩序(NewWorldInformation&CommunicationOrder)
【答案】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NewWorldInformation&CommunicationOrder)是指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的、旨在反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新闻传播控制的行为,以克服两者之问存在的严重的新闻传播不均衡、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依据的自由、平等、均衡、公正的新闻传播新秩序。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既是建立新型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世界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12.《罗盘报》
【答案】《罗盘报》是印度尼西亚最受欢迎的报纸,也是印尼最重要的独立报纸,1965年由一个天主教团体主办,后摆脱了宗教倾向。该报谨慎地摆好政府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低调处理政府文件和观点,每天出16版,发行五十万份,居印尼各报之首。
13.《读卖新闻》
【答案】日本的三大综合性日文对开报纸之一。1874年11月2日创刊于东京,创始人子安峻。初为市井小报,持“俗谈平话”的编辑方针,以刊载通俗小说为主要特色。办报方针是:“要敢于同左右两翼独裁思想作斗争”。《读卖新闻》(THEYOMIURISHIMBUN )是日本的第一大报,自1994年该报的日发行量突破1000万份后,1995年日刊与晚刊共发行1450万份,曾被《世界吉尼斯大全》列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报,近两年仍雄踞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世界日报发订量百强”榜首。
14.《每日纪闻》
【答案】《每日纪闻》是公告式的官方公报,是古罗马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Album )" ,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每日纪闻》的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恺撒创设《每日纪闻》的目的,就是通过公布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议事内容,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传播己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二、简答题
15.简单介绍当今韩国著名的报刊。
【答案】韩国报刊以民营为主。在1996年3月底的216家新闻机构中,报社为67家,其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