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夏大学政治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产品差别
【答案】产品差别是指同类产品由买方的偏好而形成的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状态。产品差别是垄断竞争的最主要原因。产品差别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产品的物理差异。同类产品可能在用途上相同,但是质量、性能、结构、设计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并因此直接影响使用效果,从而同类产品具有不完全的替代关系。第二,买方的知识的差异。一般说来,买方特别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本质特征和质量都缺乏了解、缺乏足够的商品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购买者可能会依据商品的外观、卖者的声望等来决定是否购买,造成对同类产品的不同偏好程度。第三,买方主观差异。一般说来,购买者对特定商品的偏好受到企业促销活动特别是广告的影响。第四,服务方面的差异。卖方可以通过提供有关商品信息及发送、保修、购物贷款等快捷、周到的服务来赢得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青睐,强化产品差别。第五,特殊销售活动,如赠送礼品、配送附件、有奖销售等造成的产品差别。第六,销售地理位置的差异。企业通过选择有利的地理位置,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也会造成一定的产品差别等。在多种因素中,企业研究与开发、销售活动是造成产品差别的最基本的原因。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如何扩大产品差别、维护产品差别,是企业间竞争的重要于段。
2. 垄断
【答案】垄断是指少数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或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产生垄断的原因是:
(1)对关键性原料的独家占有,专门的生产技术知识也由独家占有。
(2)拥有一种产品或加工过程的专利权,在其有效期内其他人不能进行生产。
(3)政府颁发的特许权,允许独家经营,以排除例如外国厂商的竞争。
(4)一个行业的技术设备非常庞大,如需充分发挥其效能只要一家厂商就够了。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垄断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3. 宏观调控
【答案】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模式,
是既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导向性作用,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有经济政策、经济计划、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4. 折旧
【答案】折旧是固定资产折旧的简称,通常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它是由圆定资产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的价值周转的一种特殊形式。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损耗价值是逐渐移转到产品中的。为了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固定资本全部磨损后要进行更新,即在价值上进行补偿,在实物上进行替换。为了保证固定资本及时更新,必须不断地把固定资本转移的价值从销售商品的收入中提取出来,以折旧基金的形式加以累积。这种按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进行补偿的方法称为折旧; 逐渐按损耗程度提取的那部分金额,称为折旧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是摊入产品成本的,以折旧费计入产品成本的过程,是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转移过程。折旧的计算方法由国家统一规定或由会计准则进行规范。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及报废时的估计清理费和残值,按预计使用期限平均计算。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那个阶段。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是:
(1)这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我国是从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因此形成了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化大生产不发达、商品经济落后的客观现实。
(2)这是由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性质决定的:
①从生产关系看,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己经确立,但我国对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等问题的认识还有待加深。
②从上层建筑看,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己经确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已占社会统治地位,劳动人民成为国家主人,由此也确立了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但我们的政治体制还有待改革,民主和法制两个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和实践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坚持把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另一方面,它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6. 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
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
①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
②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
③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
④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7. 经济发展方式
【答案】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其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它除了包括经济增长方式外,还包括依靠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结构优化和依靠社会福利的改善、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经济质量提高来实现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
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受到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具有一定的历史性; 同时它还具有时代性特征和可跨越性的特点。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等。
8. 经济增长
【答案】经济增长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 (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 的增长描述了‘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长期发展问题的理论。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三个阶段。
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就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生产要素由劳动和资本存量两部分组成。其中劳动的增加不只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年龄等)。技术进步包括发明和应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技术进步是通过使生产要素的使用更有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