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802经济学二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适应性预期

【答案】(1)适应性预期指各个主体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的误差来修正每一时期的预期。在t-1时期所做的对; 时期价格水平的适应性预期定义为

期值与实际值的差距,λ为调整系数,其中,为预决定了预期对过去的误差进行调整的幅度。

(2)“适应性预期”这一术语由菲利普·卡甘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胀的文章中提出。由于它比较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因而很快在宏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

(3)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起来。适应性预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

2. 托宾q 比率

【答案】托宾q 比率是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率。这里的资本重置成本是在现有的产品市场条件下,重新创办该企业的成本。股票的市场价值反映的是股票持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的价格预期。因此,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小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即q<1时,说明买旧的企业比建设新企业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 相反,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即q>1时,说明新建造企业比买旧企业要便宜,因此会有新投资。就是说,当q 较高时,投资需求会较大。

可以看出,投资是q 值的增函数。托宾通过q 值把金融市场和实际经济活动联系起来,推进了传统投资理论的发展。

二、简答题

3. 请简述中央银行购买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对该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答案】(1)中央银行购买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

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措弥补财政赤字资金而发行的支付利息的国库券或债券。这些被初次卖出的债券在普通居民、厂商、银行、养老基金等单位中反复不断地被买卖。中央银行可参加这种交易,在这种交易中扩大和收缩货币供给。

(2)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时,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准备金会以两种方式增加:

①如果中央银行向个人或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买进债券,则会开出支票,债券出售者将该支票

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该银行则将支票交中央银行作为自己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增加的准备金存款。

②如果中央银行直接从各银行买进债券,则可以直接按债券金额增加各银行在中央银行体系中的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需要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准备金会减少,信贷能力提高,这就意味着货币供给量在货币乘数效应下成倍地增加。

4. 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考察浮动汇率下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答案】如图所示,假定政府采用紧缩性则政政策,比如政府减少政府购买或增税,这种紧缩性则政政策使IS*曲线向左移动,导致汇率下降,而收入水平保持不变。其原因在于:政府减少政府购买或增税,国内利率下降,从而国内资本迅速流出,导致本币贬值,本币贬值增加了净出口,从而抵消了紧缩性财政政策对收入的影响。

图 浮动汇率下的财政紧缩

三、计算题

5. 某一经济社会生产六种产品,它们在1998年和2001年的产量、价格如下:

求:(1)1998年和2001年的名义GNP 。

(2)以1998年为基期,2001年的实际GNP 。

2001年价格比1998年价格上涨了多少?2001年相对1998(3)计算2001年的GNP 折算指数,

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答案】(1)1998年的名义GNP 为:

1.5×25+7.5×50+6×40+5×30+2×60

=37.5+375+240+150+120

=922.5(美元)

2001年的名义GNP 为:

1.68×30+8.35×60+7.2×50+5.5×35+2.5×70

=50.4+501+360+192.5+175

=1278.9(美元)

(2)以1998年为基期,2001年的实际GNP 为:

1.5×30+7.5×60+6×50+5×35+2×70

=45+450+300+175+140

=1110(美元)

(3)以1998年为基期,2001年的GNP 折算指数为:

GDP 折算(平减)指数=

6. 假定某一经济社会的菲利普斯曲线为:

式中和分别表示t 时期的通货膨胀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若公众预期通, (t 时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就是上一时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且假设 可见,物价水平上涨了15%,即2001年相对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5%。 货膨胀率的方式为

t-1时期社会经济的失业率恰等于自然失业率U ,那时的通货膨胀率为零,试求:

(1)该经济社会的自然失业率。

(2)如果政府想用扩张性政策将失业率从t 时期起控制在4%,则t 、t+1、t+2及t+3是多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将是多少?

【答案】(1)己知因此

又知通货膨胀率为零,即:

亦即:

又己假设,因此

得U n =0.05,此即自然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