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825数据库系统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视图的优点。
【答案】视图有以下五个优点:
(1)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视图机制使用户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关心的数据上,如果这些数据不是直接来自基本表,则可以通过定义视图,使数据库看起来结构简单、清晰,并且可以简化用户的数据查询操作;
(2)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视图机制能使不同的用户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同一数据,当许多不同种类的用户共享一个数据库时,这种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
(3)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重构时,用户的应用程序不会受影响;
(4)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有了视图机制,就可以在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时,对不同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使机密数据不出现在不应看到这些数据的用户视图上。这样视图机制就自动提供了对机密数据的安全保护功能。
(5)使用视图可以更清晰的表达查询。
2. 在操作系统中也有并发控制问题,为什么数据库管理系统还要并发控制机制?
【答案】操作系统提供的封锁机制和DBMS 的封锁机制在封锁对象、封锁对象的状态、封锁
DBMS 的粒度、及封锁的类型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操作系统的封锁机制不能直接应用在DBMS 中,
必须重新设计,来满足复杂的封锁需求。
3. 什么是数据库的再组织和重构造?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的再组织和重构造?
【答案】(1)数据库的再组织是指按原设计要求重新安排存储位置、回收垃圾、减少指针链等,以提高系统性能。数据库的重构造则是指部分修改数据库的模式和内模式,即修改原设计的逻辑和物理结构。数据库的再组织是不修改数据库的模式和内模式的。
(2)进行数据库的再组织和重构造的原因:数据库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记录不断增、删、改,会使数据库的物理存储情况变坏,降低了数据的存取效率,数据库性能下降,这时DBA 就要对数据库进行重组织。DBMS 一般都提供用于数据重组织的实用程序。数据库应用环境常常发生变化,如增加新的应用或新的实体,取消了某些应用,有的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也发生了变化等,使原有的数据库设计不能满足新的需求,需要调整数据库的模式和内模式,这就要进行数据库重构造。
4. 简述大数据的应用。
【答案】(1)感知现在预测未来一互联网文本大数据管理与挖掘
互联网文本大数据管理的特点如下:
①互联网文本大数据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可以看作是对真实社会的网络映射。
②实时、深入分析互联网文本大数据,帮助人们在海量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发现蕴含的规律,可以更 好地感知现在、预测未来,体现了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研宄方式和思维方式。
③互联网文本大数据管理对大数据系统和技术的挑战是全面的、跨学科跨领域的,需要创新,也要继承传统 数据管理技术和数据仓库分析技术的精华。
(2)数据服务实时推荐一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建模
这一类大数据应用的特点如下:
①模型的建立来自对大数据的分析结果,通俗地讲是“用数据说话”。建模的过程是动态的,随着实际对象 的变化,模型也在变化。
②数据处理既有对历史数据的离线分析和挖掘,又有对实时流数据的在线采集和分析,体现了大数据上不同 层次的分析:流分析、SQL 分析、深度分析的需求。
③用户模型本身也是大数据,维度高,信息稀疏,用户模型的存储、管理是数据服务的重要任务,要满足大 规模应用需要的高并发数据更新与读取。
5. 设有一个SPJ 数据库,包括S 、P 、J 、SPJ4个关系模式:
供应商表S 由供应商代码(Sno )、供应商姓名(Sname )、供应商状态(Status )、供应商所在城市(City )组成。零件表P 由零件代码(Pno )、零件名(Pname )、颜色(Color )、重量(Weight )组成。工程项目表J 由工程 项目代码(Jno )、工程项目名(Jmime )、工程项目所在
零件代码城市(City )组成。供应情况表SPJ 由供应商代码(Sno )、(Pno )、工程项目代码(Jno )、
供应数量(Qty )组成,表示某供应商供应某种零件给某工程项目的数 量为Qty 。请为“三建”工程项目建立一个供应情况的视图,包括供应商代码(Sno )、零件代码(Pno )、供应数 量(Qty )。针对该视图完成下列查询:
(1)找出“三建”工程项目使用的各种零件代码及其数量。
(2)找出供应商S1的供应情况。
(3)把对表S 的!NSERT 权限授予用户张勇,并允许他再将此权限授予其他用户。
(4)把查询SPJ 表和修改Qty 属性的权限授给用户李天明。
【答案】建立视图:
6. 试证明若并发事务遵守两段锁协议,则对这些事务的并发调度是可串行化的。
【答案】首先以两个并发事务为例,存在多个并发事务的情形可以类推。
根据可串行化定义可知,事务不可串行化只可能发生在下列两种情况: 事务写某个数据对象A ,读或写A ; 事务
设X=
对于所有读或写某个数据对象A , 写A 。 访问的潜在冲突的公共对象为均符合情况(1); 需要Xlock x; ①
获得锁,等待;
在对X 、Y 中对象
的需要Slock x或Xlock x。② (1)如果操作①先执行,则事务由于遵守两段锁协议,
事务释放锁。这时如果存在
调度是可串行化的。
(2)操作②先执行的情况与(1)对称。
因此,若并发事务遵守两段锁协议,则在不发生死锁的情况下,对这些事务的并发调度一定是可串行化的。
7. 什么是数据库的审计功能,为什么要提供审计功能?
【答案】(1)审计功能是指DBMS 的审计模块在用户对数据库执行操作的同时把所有操作自动记录到系统的审计日志中。审计通常是很费时间和空间的,所以DBMS 往往都将其作为可选特征,允许DBA 根据应用对安全性的要求,灵活地打开或关闭审计功能。审计功能一般主要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部门。
(2)提供审计功能的原因:任何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蓄意盗窃破坏数据的人总可能存在。利用数据库的审计功能,DBA 可以根据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8. 简述传统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的区别
【答案】传统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的区别如表所示。
表中传统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的区别
下面称A 为潜在冲突对象。
不失一般性,假设这组潜在冲突对象中符合情况(2)。 在成功获得X 和Y 中全部对象及非潜在冲突对象的锁后,才会已获得w 的锁,则会出现死锁;否则,的顺序串行执行。根据可串行化定义,或Y , 全部处理完毕后,才能执行。这相当于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