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粒细胞白血病(eosinophilicleuke-mia)患者最常出现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为() 8三体和iso(17q)。 10三体。 21三体。 18三体和t(5;12)。 t(5;9)和t(1;5)。
男性,60岁。右侧鼻翼皮肤病损,反复出现破溃,面积逐渐增大6个月。检查:右侧鼻翼可见一约0.5cm×1.0cm表浅溃疡,表面由一层黑褐色痂皮覆盖,边缘略高出皮肤。腮腺区和下颌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最可能的诊断是() 皮脂腺囊肿破溃伴感染。 表皮样囊肿破溃伴感染。 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恶性黑色素瘤。
上市公司对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的情况进行自查。()
男孩,5岁,近2周高热,体温39℃左右,急性病容,食欲不振,诉肝区疼痛,心肺无异常。肝B超示有一3cm×4cm的低信号区,外周血白细胞18×10/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若患儿为弛张热,其表现为() A.持续发热,体温波动未超过0.6℃。 体温波动上下2~3℃,但未回到正常。 发热回到正常至少24小时又发热。 24小时内有两次发热高峰。 热型无一定规律。 发热多次发作,每次持续数日,发作期间1至数日体温正常。
进行性骨化肌炎() 颈椎棘突后方。 对称性发生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腱和肌肉。 髋部和肘部最多见。 钙化常开始于颈部和背部。 指(趾)末端及关节附近的皮肤或皮下组织。
在"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中,"转"之义为()